六祖坛经的故事(二)
八月舂米 福田心耕
时间:2012年4月12日 地点:江门茶庵寺 主讲人:明一居士
我们继续讲六祖的故事,来到黄梅,弘忍大师问他,你是什么地方的人,来求什么啊?他居然说,我只求做佛,别的什么都不求了。你们看看,这个愿发得多厉害!这样的学生,哪个老师会不会喜欢?五祖当然也很喜欢了。
等于我见的学生问我,老师怎么样念佛才能往生西方?看见这样的学生我也很开心。因为他一心求道。可是现在大部分的人看见我就问我, 老师我家庭不好,身体又不好,事业又不好。那我也可以教你改变命运的方法。虽然这个实际上跟生死没有什么关系。身体的疾病是从心来的。大家跟我念 ,心生种种生,心灭种种灭,欲治一切病,先治一切心。什么心?愚痴心、狂妄心、恶毒心、邪曲心,种种心就是不善之心。不善之心,我们要去除。跟我再念, 我要改变,我为家人改变, 我为朋友而变,为社会而变 ,为整个中华而变。大家记住了,要发这个大心。这样大家是不是没烦恼了?你为自己是很烦恼的。一直都为这个问题搞不定,那个人搞不定。搞到你死都解决不完。你帮别人,自己的问题就忘记了 。很快也就没问题了。为什么?你没时间和问题纠缠了嘛!
不过讲到发心,都不如六祖发的心大。我来这里作佛,什么都不求。五祖就讽刺他,你是岭南人,又是獦獠,你还能做佛吗?獦獠就是表示一种鄙视,说我们是南蛮之人没文化,没教养。意思就是说,你这样的人,没文化 没资质怎样作佛 ?六祖回答得非常精彩, 人虽有南北,佛性本无南北。他说,你别看小我是南方人,可是佛性并没有南北之分的。
古代的时候北方是非常看不起南方人的,因为我们整天打渔、杀生。南海、九江、广州、佛山都是打渔的,捕鱼为业。他继续说,“獦獠身与和尚不同,佛性有何差别?”
五祖听见非常惊喜,虽然很想和他说下去,但是见到徒众在身边,于是就把惠能打发走,叫他做杂务去。走之前,惠能恭敬地五祖和尚说,弟子自心,常生智慧,不离自性, 即是福田。不知和尚叫我做什么呢?“
五祖心想, 这个南蛮子怎么这么厉害?根性大利之人啊!可是为了保护他,还是说,你不要再说了,干活去!惠能就去到后院,有一行者就叫惠能破柴舂米。因为以前的米是要用舂的,磨的也有。当时没有机器的,全部用人手。什么叫行者? 就是在寺院里面做义工的居士。
大家到这里听清楚了,他就这样,在这里舂米,一共舂了多久 ?八个多月。 有一天,他的师父终于来了。大家想想,为什么他能够在厨房做杂活做了八个多月?因为他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。我们念佛就是这个原因。让万念归于一念 。六祖在厨房里就舂米也是这个道理。我们想要改变命运,家庭幸福,就是要学会像六祖一样,无论做什么事情,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。这样的你,念佛的时候是念佛,工作的时候也是念佛。就是所谓的念而不念,不念而念了我们读书是为了明白道理,最终也是要归于一念。用心致力既久, 当念一空,了无一物,我们的身心就即刻看不见了。以前我在四会六祖寺跟恩师大愿法师的时候,就是这样去体会到“空”。
舂米那8个月实际上是在做什么? 在长养圣胎啊!收摄眼根、耳根、身根, 能不能摄?摄不了。刚才那个方法是最好的。是最大福报的方法,六祖是根性极厉害的人。他在岭南听到金刚经,就能够悟到这样。
有天,五祖终于见到六祖。他就问,你知道我一直挂念你吗?由于我怕有恶人害你,所以我不和你说话,你知道吗?惠能就说,弟子也知道师父的意思,所以我不敢去你那里,让别人知道。
有一天, 五祖召集门徒,对大家说:“世人生死事大,汝等终日只求福田,不求出离生死苦海。自性若迷,福何可救?汝等各去自看智慧,取自本心般若之性,各作一偈,来呈吾看。若悟大意,付汝衣法,为第六代祖。火急速去,不得迟滞;思量即不中用,见性之人,言下须见,若如此者,轮刀上阵,亦得见之。” 意思是什么?从自性中,拿出般若的智慧,写首诗给我看下。如果悟到了, 我就把祖衣给你,传位你做六祖。
首先我们解释,生死事大。古人云:生者死,死者生,生生死死犹如火轮。如果世界上没有轮回,我们就不需要学佛。可是轮回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。《佛说八大人觉经》里面说:“生死炽然,苦恼无量。”
愿力,世间人说的“心愿”,可以说是生生世世轮回的“胎记”。外国在几十年前有一个故事。一个老妇人没有坐过火车, 临死之前都想要坐坐火车。后来她投胎成为他们家的小狗,让他的儿子带它坐了火车才安详了。
为什么我们继续讲这个生死事大。为什么我们没有菩提道力?没有出离心? 因为不知生死苦海、 众生在六道生死轮回,备受诸苦毒的可怕。 我们从出生开始,就活在“生死”2字之间。明明这件事是快乐的,经过一段时间,居然 变成巨大的痛苦。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让大家能够理解。如果你觉得品尝美食是快乐,可是要你一下子把一桌子的美食全部吃进去,你就不快乐了。或者吃了很多美食之后,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,这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?坐的时间长了,觉得走路是一种快乐。可是要你连续走一天一夜,估计能够把你折磨疯。所以人生在世,究竟为了什么?今时今日,仍然在追逐苦与乐之间虚幻不实的感受。我们为了这种感受,虚度光阴 错失,修行的时机。在这个苦海的轮回之中,浮沉不已。什么叫修行?不是念经念的多就是修行,不是念佛念得多就叫修行。转变观念就是修行。转变观念就能够转变命运。
所以六祖说,自性若迷,福何可救?但是我们没福行不行?不行啊!世间的福是生灭的,那么我们要尽我们有福的时候,好好地修行。念经是不是修行?放生是不是修行?拜佛是不是修行?念咒是不是修行?你一天不发菩提心,所做一切皆为魔业。所以千万不要人家赞叹你有修行 你就很开心。不是 怎样才为之修行。 我们很多时候不明白,修行不是把六祖坛经背得多么熟,看过多少研究的书籍。而是什么?在生活之中,不管谁是好人,谁是坏, 我们合掌恭敬就好。
自性若迷,福何可救。你念经是求福,你念佛是灭罪,开悟要靠听经,改变要靠心态。心生种种生。所以我给大家讲六祖的故事,就是想告诉大家修行真正的秘密在于修心。很多人研究半辈子的佛经,去到哪里都是看人不顺眼。一有时间就说这个人不好, 那个人不好。其实全世界都好,就是你不好。为什么?你有恶心。如果你的心好的话, 还有什么不好的?这个世界就是这样,古人所谓的“世界一如”。 我们心里要常常仰慕、学习常不轻菩萨。他见到人什么人都拜,为什么? 他说我们众生佛性皆平等,有可能他朝有日,他是度我的佛。所以无论你今生如何,我都不敢轻贱你。大家要记住了,福田心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