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佛七开示录(第4集)
主讲:明一居士
地址:广东省四会市六袓寺
时间:2010年3月4日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(三称)
好,请大家放掌,今天呢,就是佛七的第四天,就是三月的四号,在这里跟大家讲一讲佛七的里面的要领,第一,为什么要打佛七,因为打佛七就是用短时间将我们的注意力,集中在一起,去体验一下,我们内心那种宁静解脱,为什么要追求精神的宁静,因为一个人的精神,他的思想波动的大,那么他的命运就会曲折与坎坷,一个人福报的大,他的思想,他的情绪,波动得是很平静,儒家讲,宁静方能致远,佛家讲,定能生慧,这一点,启发出我们欲想追求心灵的解脱,生活那种智慧,洞悉与细味宇宙的人生,除开宁静是没办法达到,通过学问,通过学习,只是将你推向一种宁静的状态,推向一种定的状态,当你获取了定与宁静的心境,你的洞察力就会强,所以佛七就是万缘放下,样样不念,念一句佛,以一念制肘自己的猿猴之心,将每一个念头转变成为一句佛号,自然得清净,但是转变一个念头,不需要求清静,不需要求宁静,老老实实,一专不二,去念一句佛号,身体的病,自然就消除,想求西方极乐世界,因缘到的,就往生,药师佛,手上捧着一尊塔,代表什么,代表佛身,佛的身体是一种相,是一种造作,是一种生活,所以药师佛,手上拿着一支塔,拿来镇什么,镇着自己的心,虽然讲镇心,实无心所镇,了无可得,故此我们要去了解其中的奥义,当我们念佛不得力,我们就要听课,当我们念佛得力,我们就不需要听课,听多了就会烦,思想就会乱,等于一个人,病好了,就不需要看医生,病没好,你一样要看医生,我们的病,就是烦恼之病,当我们念佛不精进的时候,我们要思维,思维就不叫打妄想,是反观照自己的内心的世界,是反观自己,不是说思维就是打妄想,我念一句佛号,我思维都不思了,想都不想了,好像死人一个了,哪里行的,怎么能得往生,要怎样才能够做到无住的心,无住的心就拿得起放得下,该要拿起的东西就拿起,该要放下就放下,这个叫无住,当你看见一切境象而不被境象所转,这个就叫无住,其实我们修行念佛,念经拜忏,上香,磕头,做什么都是修什么,修练我们这个人的情绪,我们修行十几年,学佛几十年,其中的甚深的意义,无法理解,有部分同修,有部分居士,走来磕个头,又说叫学佛,走来上支香,又说叫学佛,给封利是给师父,又说叫学佛,放一下生,又说叫学佛,这些不一定是学佛,学佛是有层次,有次第,念一句佛号,就叫学佛,什么你都不知道,男女情欲你还没放下,饮食习惯还没忘却,名闻利养未曾放下,人生所有一切的贪嗔痴,你非常的执着,你念一句佛号,念得你口黑面黑,业障现前,为什么痛,忍受不了这种痛楚,因为没有办法透过这种痛楚观心无上,我那时候牙痛,痛得我睡不着,马上观照,你的观照力有多强,你的痛苦就消失了,不是说依靠任何一种境界,其实我们人生当有困难当有痛楚,当有束缚我们的时候,我们的心就会产生一种状态就是攀缘,攀缘,希望能够有一种方法能够帮忙,比喻人有病,病得他要奄奄一息,他就渴望,忆念,盼望有一个神医来帮他,直至到他献出生命,这种盼望给他的是失望,无耐献出自己生命,流落六道苦海,解脱不了,从此以后,失去解脱的机会,所以我们一个人,要通过种种方法,不是说我念一句佛号,念一句佛号是怎样呢,是怎样的呢,当时啊,佛在世的时候啊,很多大菩萨,不退转的菩萨,等觉菩萨,文殊师利啊,普贤菩萨啊,罗汉啊,目犍连尊者啊,一大群常随众,一千二百五十人,常随佛的,他们个个都已经成就了的,但是他都还没有离开佛,都是跟随佛,佛去到哪里讲课,他的观众啊,坐在前面的就是他的弟子,他就在树头下敷座而坐,应机说法,为什么菩萨,大弟子不离开自己的师父,为什么不会自己建个山头,证明了我们怎样啊,要不断去分修自己的根性,但是我们现在不是啊,听到一句话,阿弥陀佛,这样就行了,你要明明白白,你就算这世解决不了,来世至少我们种个善根,就算我这世不明白佛教的意义,至少我种的善根,应该怎样啊,好像佛的弟子一样,我们学佛了,听完了讲课,我们就念佛,有老师讲课的,我们就出来听课,但是现在大部分人,我念佛的,我就睡在家里,我睡在我房里,阿弥陀佛阿弥陀佛,有很多啊,念着念着,又说看见飞鸡,我说,惨了,一定着魔啊,念着念着,说,师父,我看见佛堂那里有条蛇啊,这样,产生幻觉啊,不听啊,不听课所致,所以我们的佛教啊,在我们这一代啊,别再去毁灭他了,我们的佛教不宣扬,我们佛教的文化,我们佛教的精神,不向社会宣扬,不向所有一切众生去阐说,我们就是罪人,所以有人,为什么学佛学这么久,福没有,罪先至,祸先行,做错了什么,你是灭法啊,魔子魔孙来的,我们怎样啊,我们佛教的教义,不是教你行善,大家记住啊,佛教不是教你行善,是教你什么啊,大家知不知道啊,离苦得乐,六祖讲,不思善,不思恶,正与么时,那么是你本来的面目,就是你清净的自性,自性能生万法,自性本来具足,自性本来不动,这个是什么,就是自性,能生万法,意思就是心可转境,我们凡夫怎样,境能转心,迷者,境转我心,觉者,心能转境,心不被境转,所以这个就是修脾气,我们的佛教如果不去讲,我们就会变成毁灭佛教的一分子,所以罪很大啊,为什么人们不能往生,就是这样的道理,还想求往生,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而得生彼国,我们要明白空性,我们要明白世间因缘,缘起法,明白了缘起法之后呢,当我们临终的时候,哦,其实父母兄弟姐妹,夫妻朋友,只不过因缘所聚而有,缘散则灭,放下吧,不需要哭哭啼啼啊,一个无喱头,投胎回来做孙,又是,做了自己的孙了,投胎给自己的儿子做儿子啊,知不知道啊,所以,孙为什么像爷爷,本来就是他自己来的,投胎的,为什么孙像爷爷就是这样,因为大家有没有这个习性啊,这次的佛七很多人一打完八关斋戒之后呢,个个人想回家,那个人是你生命的家啊,好了,你习惯了,一有什么问题就回家,一有问题就回家,所以做成了头七二七三七,这样,到时,我教你们怎样看,亡者怎样回家,首先,他平时坐的那张凳,头七他必定回来,拿些糯米粉,都撒掉,使劲的撒,保证看见有印在那里,他就回来的了,在他经常坐那里,地上薄薄的铺些糯米粉上去,看见有脚印的,再不信的,来,七月十五啊,去些荒山野岭,拿些牛的眼泪,来涂自己的眼啊,这样你就看见的了,我再教你一招见鬼的,你没见过鬼,七月十四,或者七月十五也好,你们走去荒山野岭,或者去那些旧屋,没人住的,突然间就把头从自己裤裆那里看,保证看到的图像不同,知不知道见鬼怎么见的,头往后面看啊,牛眼泪,不教你们那么多东西,所以我们人的执着啊,执着心很重,很多领导跟我们讲,领导们很关心佛教,领导关心佛教就因为希望我们真的要发扬佛教的光大,有部分人就怨言了,怨言政府不关心了,各方面,其实你知道多少,关心我们,叫我们怎样啊,希望我们不要将佛教变成今天的道教,不要看到佛教的将来就是今天的道教,失落啊,如果我们个个都不讲佛教的精神,佛教的内涵,那怎么行呢,你叫人们怎么学,你有这样的根性而已,好像六祖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开悟啊,好像庞龙居士啊,一句话就开悟啊,我们没这样的本事,人家念一句佛号念三年之后就往生啊,我们念十年都还没看见啊,我不是那样的根性,要怎样,学会世间缘起法,一个人不懂得缘起法就执着,执着这个人就是我的,这个子女就是我的,那个就是我的,我执太重,苦了谁,所以我们要学会这些道理,今天的道教多失落,希望我们佛教别步后尘,尽量,各位能够听我光盘的佛友,能够跟我学佛的佛友,尽量减少佛事,多些实践佛教的精神,其实佛教是教我们如何转变我们的心念与心境,我们的心念与心境是会影响我们家庭的运程与我们的一生,喜怒哀乐嗔恨心,就是令到我们生病,我们拥有这些状态的精神,拥有一半,我们就有病,如果拥有十足,我们就会没命,怒,怒伤肝,悲伤肺,你说,这些,恐伤肾,悲伤肺,这几种状态就讲明了对我们人体的五脏那种结果,我们修行的,念佛的,是一种手段,真正目的的,是训练我们的念头,是我们的性格,是我们的禀性,是要将我们的念头,将我们的性格,修得柔和,修得怎样呢,有能力把握住我们的情绪,意思就是你有能力控制你的情绪就是要做一个情绪的主人公,学佛没什么的,很多人叫我去做善事,很多领导很关心,他说,中国很多杰出的慈善家,中国很多杰出的慈善家,但是到头来的下场非常的出人意料,为什么一个杰出的青年,杰出的慈善家,为什么他的下场会这样,很多很多,最终走上不归之路,他叫我千万别学,因为他知道我带动佛教界很多人去做善事,很多人都是刚刚开始,很多人拥护他,很多人敬佩他,做善事,最终受人恶骂,做错事,犯了错误,什么问题,我说,多谢很多领导的关心,但是可以讲,我明一居士永远不会,因为我对我自己,我走这条路的时候,我走这条菩萨道的时候,我约束了我自己,因为我已经明白缘起法,因为我已经清楚透彻人生是究竟怎么回事,所以我不会执着,就算你有什么依据,诱惑也好,因为我吃的是素,对名对利对其他我要求都很低,所以我对自己无争,我以无争的心处于这个世界,我非常的自由,所以我相貌变了,自由啊,但是我只不过找大家一起的时候,做一件善事,是用我这种方法教大家走我这条路,进入觉悟之门,我后来研究那些慈善家,为什么他们做这么多善事,反而不得好报,大家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就是不断恶而修善,所以一个人啊,你做善事之前,你做好事之前,先要做什么,断恶,后再修善,那恶的标准是什么,怎样去断,他的标准究竟是什么,就是十善,称之为善,在《观无量寿经》三福,十善,不杀生,得于仁,不偷盗,得于义,不杀不盗,不邪淫,不妄语,不恶语,不绮语,不两舌,不贪不嗔不痴,这个叫十善道,这个呢,就是十种行为规范了我们,如果我们超越了这十种行为,就叫恶,如果你拥有这十种行为,你再做多少善都好,很难得,所以六祖讲啊,世人修福不修慧啊,欲想修福来灭罪啊,心中三恶原来做啊,后世得福罪还在啊,你说,世人就是修福不修慧,好想通过善事之后,做善事就是灭除自己的罪业,不可能,什么叫罪,什么叫业障,他的状态在哪里,大家听着了,所以你们整天说忏悔忏悔,怎么忏都忏不了,你都不知道悔在哪里,怎么忏呢,等于你都不知道贼在这里,你怎么捉呢,我现在教你明心啊,先明本心啊,所以说修行,天天修,修什么,修嘴皮啊,阿弥陀佛就是这样了,明心你才能修心的,你不明心你修什么啊,乱修,不就叫盲修瞎练了,忏悔在哪里,罪在哪里,听着啊,罪从心起将心忏,意思就是你妄想分别执着重,你的罪,你的业障就重,当你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这种状态的心境的话,你就没罪,不需要哭,不需要怎样,什么叫悔,从此不再复去做这件错事,以后都不做这件错事,所以我们的生活,无论学佛也是,不学佛也是,我们都要符合这十种状态,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两舌恶口,恶口的,我们以后啊,讲的话没人喜欢听,听到就烦恼,因为你恶口,两舌的,以后你做不了领导,几十世作不了领导,一世做别人的打工仔,你犯了两舌啊,犯了绮语的,你投胎会做八哥,画眉,叽叽喳喳,犯了妄语的话,你说的话都不真,做不了老师做不了父母做不了为人师长,你说,如果你犯了偷盗,一世都穷,你想来学佛,更加没机会学,你犯了杀生多病贫贱果报,犯了邪淫,一世都没有夫妻,家庭不好,子女下贱,受人轻贱,你犯了贪心的,一世都是穷鬼,堕落做饿鬼道,犯了嗔恨心重的,堕落地狱,你杀生又好,喝酒又好,做什么都好,不一定下地狱,但是你一发嗔恨心就下地狱,愚痴就堕畜生,所以这十种状态,就是一种行为,另外有八正道,佛教里面讲我们,有八种正确的思想,刚才是八种规范我们的行为,有八种正确的思想,就是正见正业正思维,正念正定正精进,首先要正见啊,首先有正确的知见,你没有正确的知见你一切都是错,就讲明了我们精神的状态,有正见,意思有正见就会分善恶,会分好丑,会分香臭,如果一个人好丑不分,香臭不分,善恶不分,你想学佛学什么,学什么都学不到,你学什么都学不到,有的人说,谁说我不知道香臭啊,花不就是香的,那些不就是臭的,这样,谁不知道善恶啊,杀人不就恶了,我自己什么都不伤害别人不就叫善了,错了,自私自利这些不就叫恶了,一世人都没有生起一个善的念头,一世人都庸庸碌碌,一世人都没有想过一个将来,你的将来是什么你都没有想过,没有规范过,这个不就叫恶了,做人子女又恶,愧做人子女啊,你凭什么啊,你又不知道孝顺从哪里入手啊,认为我扔二叠人民币给他就是孝顺,错了,孝父母之心,孝父母之志,孝父母之事,你知道吗,不知道你怎么孝,用人民币就是孝的了?迟些你老你就知道了,有的人呢,愧做别人的爸爸妈妈,怎样呢,做爸爸的样你又不知道,什么叫合格的爸爸,做爸爸是怎样去做的,你不知道啊,不知道不就恶了,做爸爸是怎样的,君亲师,为人君者要正,为人亲者要孝,为人师者要正直,你看一下,所以不学不知道啊,认为做爸爸就是这样的了,衰仔,你聪明一点,做聪明人,你自己什么料子,真的是什么,垃圾桶装垃圾了,你想你的儿子不做垃圾就别做垃圾桶,装回什么,装珠宝呗,就是这么简单,所以佛教的思想,佛教的内涵,大家一定要学,如果佛教的思想与内涵与其他你不学的话,我们就是灭法的第一罪人,魔子魔孙,哪个魔子魔孙,在哪里,你现在啊,有没有介绍过,没有,你学佛这么久有没有讲过,你知不知道这些这么基本的知识,学佛的次第大家听着,怎样学佛怎样入手,以前的东西全部抛掉,学因果,学会因果懂得分善恶懂得香臭,好了,一个君亲师,什么叫亲,亲子嘛,孝嘛,以身作则啊,爸爸又赌钱,妈妈又打麻将,从来都不教子女做好事的,只会教坏子女,有空就拿个饼给他吃,有空就培养他吃的念头,不就变吃了,蠢猪了,一世都没有想过事情,山河大地想过没有,平民百姓想过没有,你看一下人家昔日,贺龙啊,大元帅啊,在挑煤的时候,十几岁啊,他的心想什么啊,有没有想吃饭啊,想什么啊,想怎样去救国救民,这种人不做元帅谁做,所以人啊,小孩子要立志,立志立去哪里,正见,一个正确的思想,要懂得分好丑,他都不知道好丑的,怎样能做好人呢,好了,愧做人父,做母亲的又愧做人母,都不知道孝顺公爹,不知道孝顺父母,不知道怎样,一个女人,那种状态是怎样才是规范,你女人也好,男人也好,你都没有一种规范的,你学佛你学不了,这些这么简单的东西你都不懂入手,所以我们要先懂辨别是非,我们的学佛,我们的念佛,才得力,强行,这边吵完架,那边使劲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,脑子里你这个混蛋你这个混蛋,使劲的这样想,是啊,很多人就这样的,吵完架就这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,我说念什么啊,好好的看一下书吧,为什么你会发脾气,究竟谁在这里发脾气,发脾气有什么作用,先别念佛,因为你的心都肮脏,念什么佛,我们要断恶修善,断恶之前首先要懂得是非好丑,懂得是非好丑,好了,一个女人,做人母亲,不知道,什么都不知道,四德不知道,什么叫四德,口德,容德,妇德,功德,这个就叫四德,四德全部都不知道,不知道你怎样做,你都是一个不合格的人,你怎样有家庭幸福,你都有问题,一个女人有问题又哪里有夫妻幸福,一个夫妻有问题的子女哪里会厉害呢,就是这样了,拿垃圾复印出来不就是垃圾了,难道是人民币吗,没道理的,这些叫事实,妇德的,什么叫妇德,什么叫妇德啊,无私的奉献,要懂得我们的德行,要懂得知识,要怎样去激发自己的丈夫,怎样去帮他处理家庭的问题,动不动就情绪发作,所以他脑上上面有一个愚下面一个心啊,做了情绪的奴隶,你情绪都控制不了,你修什么呢,念什么佛,念佛就是拿来体验出我们这种情绪,好像我们现在念佛,在这里念,南无阿弥,念得久了,烦恼起了,别理它,观空,观什么,无一法可得,别理,一切别理,专注一句佛号,自自然然你就法喜充满啊,你想不念都难啊,好像我以前打坐啊,托着垫啊,走过这里又打过,走过这边又打过,以前我在这里短期出家的时候,到处去打坐啊,整天坐,从早坐到晚啊,多舒服,这些就叫做,什么叫妇德,妇德,是懂得经营家庭,懂得教育,不是说跟丈夫挣赚钱,你赚一百我赚二百,你赚多少钱又怎样,儿子啊,蠢过猪啊,这个叫妇德,要懂得孝顺父母,应该懂得代夫而孝,这样你就长命百岁,没病,心中无争,就长寿,脸就慈容,美,就算你样子生得丑都发放出不可抗拒的魅力,成为长者仁翁,这个叫妇德,另外口德,女人有口的,不是乱来说话,有时男人有自尊心的,一句不对就挑起他旧尘老帐,这样就更加吵架,还打啊,打得眼都黑了,是这样的了,有一次,我看见有俩夫妻,他俩夫妻经常有吵架,最终他丈夫就看见我的碟,有道理,这个老师讲话有道理,我终于见他,见了他之后,行了,我从今以后,学做人,做好人,不料他老婆三句不到,四句就挑起人家的火的,我说,难怪他老是吵了,问题出在你那里,你说学佛,都不知道怎么回事,后来,不过她都改了,所以明思而改啊,另外口德啊,要赞叹啊,不好的东西别唠唠叨叨啊,控制好,做好你的思想,另外一个,什么状态啊,功德,有功于啊,不能有过啊,如果你教不好人家的下一代,你嫁给张三,你对不起人家张氏,你嫁给李四,对不起人家李氏,你做佛弟子,你愧作佛前人,你怎么啊,没功德,无功则有过啊,过失啊,你说惨不惨,娶了你回去,灭族的,都不懂得帮自己的宗祠啊,教育下一代啊,怎样爱国怎样爱民啊,怎样啊,教他自私自利啊,教他怎样,贪嗔痴,教他玩,教他吃饭,教他睡觉,除掉三样东西,吃饱了,就睡,睡醒了,就玩,玩累了,又吃,现在小孩子就是这样教,去到幼儿园的,教什么,乌龟乌龟跳,这样就惨了,就变成乌龟了,以前啊,我小的时候都会有人教啊,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习相远,苟不教,性乃迁,都会教啊,《千字文》《增广贤文》,背这些才是的嘛,样样都不教,好了,不教到了十多岁的时候怎样,老师,我的儿子不听话,我说,没办法了,已经病入膏肓,当初就是这样,都没人教,所以这个叫功德,女人的状态就是四种啊,还有,容德,容什么,容颜啊,应该怎样呢,身要庄严,穿要庄严,有些人呢,看见人家鬼佬的头发黄的,他怎样呢,也学人家黄的,人家的眼蓝的,你怎么不弄成蓝色的呢,拿些蓝水灌进去好了,有些少数民族那些不开化的那些番邦啊,这时就打个耳环的,这里啊,他也弄个耳环,有些在鼻那里穿来玩,我加上条绳岂不是牛一样了,有些很怪的,在肚脐那里打个耳环下去,这些愚痴,不懂得装饰啊,穿得好像鬼一样啊,你穿得像鬼一样,谁敬重你,古人讲啊,先敬罗衣后敬人嘛,看看你的罗衣,衣着再说,所以跟随我的人,就算那领带十元钱都好,你打好领带,像个乞丐一样,不行的,庄严嘛,但是现在的人不懂啊,所以这个叫容德,容德,内在的容,自己的自身,还有教育自己的子女,这些衣服应该穿,那些衣服不应该穿,要教会他正确的审美观,不是说露胸袒背就是漂亮,这些是丑的,所以,要懂得分丑恶啊,有些人呢,怎样,好丑不分,认为我的头发,剪剩还有一撮这样就最好看,这里有一撮啊,好像那些山门太郎一样,日本那样,这里胡须就刮成一撇,哎呀,日本,这些有型啊,就是傻子了,现在穿得牛仔裤又乱糟糟的,裤位又短的,露出屁股,有的,所以有一次有一个人跟我学佛?坐在那里,他穿的裤子,又露出来,马上一个飞毛腿想踢过去,不过他闪得快而已,我说你学什么啊,衣着要容嘛,容嘛,要光鲜才是,穿得衣服有裤头又不系,就这样滑到下面,我说不如脱掉别穿了,这个叫好丑不分,认为丑的就是美的,是不是好丑不分啊,臭的就是好吃的,吸毒了,这些是臭的嘛,他觉得好啊,非常的好啊,善恶不分,好丑不分,你怎样修,所以我们要不要先断恶啊,你明白才能断恶的嘛,好像一个吸白粉的人,喂,你过来,我教你念佛,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,三句保证他就走,你要跟他讲得清清楚楚,我们的佛教才有希望,所以从今以后,我们都要发愿,大家最好今晚发愿,怎样发愿,我教你,愿我今生今世,为众生而早日往生,好不好啊,身无病苦,要意不贪恋,我不是说怕病,我不是说怕苦,因为我怕别人毁谤,这个人学佛死得这么难看的,所以我们要意不贪恋,身无病苦,坐着干干净净,洗干净,是不是,梳干净头,口唇不够好看就涂一涂口红,来吧,今晚大家一起吃顿饭,一到九点,当的一声响就飞走了,所以我们要发愿,从今天开始,别为自己念佛好不好,要为什么,为众生的苦而念佛,别再求往生,别为自己求往生,为众生而求往生,希望我们尽快往生,不是尽快死啊,有的人,你啊,我现在才六十多啊,还有二十年命,可能明天有血冲脑呢,二十年命,早日往生,你要是往生了,有的人说,我要是往生了,子女谁理啊,我的孙谁养啊,我家哪个管啊,这样就惨了,真是愚痴了,我再讲一个真实的往生个案,有一个人她就在寺院做的,她做着,做着洗碗,由于她穷,她的丈夫做苦工的,意思做苦力工,她有一天就跟人家讲,我今天终于就要往生了,他说,你的子女那么小,你往生,舍得吗,她说,没问题,后来一往生了之后,她的子女变成什么,变成菩萨的子女,她丈夫变为什么,菩萨的丈夫,如果一个菩萨的丈夫一个菩萨的子女,哪里会饿死啊,富贵万千年啊,享受富贵,死了不堕地狱,还要往生天上啊,你说呢,你现在不往生的话,你死了之后,子女一样是这样,所以我们要求往生,早日求往生,早日回来,早日讲经说法,好不好啊,我们发愿,早日回来,往生了之后,第一,我不为自己求往生,为众生而往生, 往生了之后,马上回来投胎,专投胎去那些高官的,有钱的,人家做子女,接着出家,出家嘛,然后讲经说法,发扬光大我们的佛教,好不好,好,愿你的愿力早日成就,愿你的愿力早日成就,你今晚发愿,你今晚发愿,我教你一个方法,晚晚睡觉当自己开始死了,开始往生了,观想你那张床是莲花,那你身边的问题怎么处理呢,身边的问题你就别理那么多,因为你尽情改变了,你家里的人就会改变,你身边的环境就改变,你的心的念头改变,你的情绪改变,你身边所有一切人的情绪都改变,大家试一下,你别再去在相上在事物上去执着,你只要心境清净就行了,所以很容易啊,我们要懂得分好丑啊,什么叫好丑不分,刚才我讲的就是好丑不分,有的香臭不闻啊,无知啊,做生意就做生意啊,做生意干什么,赚钱,赚钱干什么,买东西吃,吃完之后干什么,不知道,其实我们所有的人就是追求一种状态,离苦得乐,记住,凡是摧毁我们离苦得乐的精神的话,这种行为别去做,这种行为别去做,你建立了你赚钱,建立了你成就,建立了你往生的机缘的话,你想不去成就都难,所以佛教要人讲,这个叫正见,还要正念啊,念什么,别念邪啊,《金刚经》开头讲,善护念啊,善男子善女人,善护念之,就是修行啊,这句话就是,善护念,善,要清净,无我,以无我之心,要断恶,先断恶,修善之心,来护持自己那种念头,我的念头,我的境界,我的心坎,全部都没有一个恶的念,你身体就美,你家庭就转变,你所有一切都会转变,我们人的痛苦挣扎不安多难,是什么,不干净的念头,只要我们的念头干净,用什么办法处理这个念头,念一句佛号,念佛忆佛,念慈在慈,是心是佛,每个念头都是佛,你就是佛,你每个念头都是恶的,你就是恶,所以怪你,不明,念从心中起,别抑制我们的念头,别让它,哎呀,这么我念头的,这么烦的,别让他,你错了,念念都是善,念念无恶,你就是什么,所有都归于一,就是什么,一念不生,不生什么心,恶心,恶的心啊,一念不生恶心,何为止二心,恶者之心,全心是佛,全心是善,这个就是是心是佛了,就这么简单,所以懂这点道理,有些人不懂,这个叫正思维,护持自己的念头,比喻别人来讲是非的,你别理,有的人来我这里讲是非的,讲这个谁不好,那个谁不好,我说你惨了,你污染了我,我以后就不与你做朋友,我说人就是这样的了,不是这样错就是那样错,你这么厉害的话,你这么干净的话,你哪用得着来做人啊,你早就往生去极乐世界了,全世界最好就是你,全世界最善就是你,那你还在这里干什么,往生极乐世界,你都不是我这个境界,既然你在这个境界,既然你是人,那么你就包容共处和平,一切的人都要共处和平,这个才真正是什么,清净心,这个才是心清净了,心清净了,你的境界就转变了,叫做心能转境,境不转心,心能转境,即同如来,即同如来,这点很主要,我们的心能够转境,所以我们要有正思维,正见正念正思维,我们的思维要念念为众生,你不念什么,念佛,老人家怎样呢,已经打拼了一辈子,做生意失败者如何呢,已经做了应该做的事了,年轻人怎样想呢,应该要建立自己的斗志的时候开始了,好了,怎样才能够开启自己内在的智慧,念佛,南无阿弥陀佛,不见世间过,老实念佛啊,这样你岂不是身边也好了,你又说那个坏那个坏,你别说他,算了,一切算了,但求念佛,别想那么多,要念一种佛,还要正精进,什么叫正精进,正是正确,精进,是什么,不间断,念一句佛号,南无阿弥陀佛,这个叫正精进,当你没有正精进的时候,你想一下,你已经距离三途已经近了,让你玩,让你长寿,多几十年又是要死,到时你没有这个本钱再学佛,你现在还有十年八年,你现在还有本钱在这里学佛,你好好念佛,要求什么,身无病苦,意不贪恋,如入禅定,佛及圣众,手执金台来接我,好不好啊,这个才是真正念佛啊,在生活中贯穿佛学的精神,在生活中体验佛教的内涵,我们才是真正学佛,我们学会调伏我们的情绪,做情绪的主人,在《莲宗宝鉴》上面讲到,离相念佛无住法门,离相念佛三昧是指上根利智的人,领悟了这个心的道理,能够时常运用虚空平等之心,无我无人众生受者相,经常讲离一切相即名诸佛,在这里出发,念念弥陀出世,处处极乐现前,能如是离相则无相,无相则无住,无住则入佛的境界,这个才是无常,无常真正的大菩萨,所以我们念佛怎样呢,一切别理,老老实实念佛,无住是怎样,无可得,别说我现在在念佛,有的人是这样的,在听课,心中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,耳朵就听课,应该你集中精神来听,专一来听,要将自己精神高度来集中在这里来听,这样才叫无住念佛,《金刚经》讲,应如是生清净心,应无所住而生清净心,怎样才能够生我们这个清净无染心,应无所住而生清净心,六祖在《六祖坛经》讲,他说,什么叫无住,于,于就意思等于,在,于世间一切的好丑语言触刺之事,不思酬害,你说呢,一切的世间好丑,我们不是说好丑不分,清楚看见,但是我们别去染着它,看见杀狗人,别生起恶心,看见狗被人杀,别生起可怜心,要什么啊,要生起爱心,什么叫爱心,对敌人有爱,对这只狗有爱,对这个杀狗人有爱,那这个叫大悲爱,如果,恨死这个杀狗人,这样打狗,这只狗真的辛苦了,惨了,很快就跟那狗结缘了,可能会做什么啊,做兄弟都有可能啊,不能够生起爱心,什么叫爱心,爱心,听着了,意思就是好丑不染,称之为爱,有染则恶,什么染呢,意思就是动,分别,看见杀狗人,应该做什么,什么爱心,哎呀,他示现出给我,给我看,原来一个人不学佛,就是这么愚痴,所以他也是我老师,引此为戒,引此为戒啊,这样才是什么,所以你说,杀狗人又变为你的老师了,好了,看见狗被打,被打,哎呀,三世因果不虚,做业容易去业难啊,一朝失去宝贵身啊,万劫不复悔恨恨,看见狗这样被打,何日何时才能觉悟起来呢,真是珍惜我们拥有宝贵的人身,多谢这只狗啊,引起我高度的精进的心,引此为戒,这样嘛,又什么,又是一样的,所以样样都是我们般若,天下处处黄花莫非般若,黄花的开合细说出世间的因缘汇聚,世间的万物得失细说出什么,二元的对立法,善事要不要做,要,做而不做,所谓做者,无谓去做,无做者,心境上,做功德要不要写名,要,写而不写,所谓不写,心中不执着我做功德,所谓写,行为上你要写下去,你不写被人贪污,做业,对不对啊,有的人说,我做功德不写名字的,哎呀,我功德很大啊,我没有写名啊,不就执着了,你执着什么啊,我做功德不写名,我做功德不写名的,很欢喜啊,这些不就错误了,真正来讲,要怎样去做呢,要怎样去做啊,写而不写,不写在心,写在行为我们看破放下,所谓看破者,是一个境界,放下,是我们的心境, 我们的自在,是什么,是心境,随缘,是我们的心境,随缘不是我们的行为,明白没有,行为有界限,那叫你吃狗肉,你随缘吧,来啊,试一下,随缘吧,吃一块狗肉,这样,你没这样的境界吃狗肉,吐一块金出来的话,你别吃,人家济公就吃一块狗腿,吃着吃着就弄一个萝卜出来,接着拿个萝卜吃着吃着,嗖的弄块金出来,你说多厉害,好像金山活佛,你叫他医病,你有个疮啊,有一个毒疮啊,他不帮你敷药的,他说,来来来,有一次有个人呢,眼肿了,流脓了,眼睛啊,叫他医啊,他拿着人家的眼用口来一吸,就好了,吐死人了,真是,这样就好了的,吸了之后他不是吐出来啊,他咕的一声吞下去了,你试一下啊,来啊来啊,所以有些人说,我加持过的,这些肉,我加持过的,你吃吧,没罪的,为什么你不去加持那些东西来吃一下,你试一下拿支香来加持一下,你试一下,你吃吧,有没有这样的本事,拿些香粉来加持一下,你吃啊,所以我们学佛要有智慧啊,不是说靠别人加持,不是说靠别人拜一拜,真正怎样,明白道理,懂得善恶,懂得道理,所以无住啊,世间一切语言音声,不思酬害,意思人家赞叹你的,别高兴,毁谤你的,不用生气,因为你不是番狗,如果拍拍掌,这样,哎呀,你厉害,接着你就跳了跳了,那不是跟狗差不多吗,人家骂二句,就趴在那里,一声不吭,整个头趴在那里,这样,这个就不是学佛了,学佛是怎样讲呢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什么心,无心,所以我教你问一下人家开不开悟,你说,什么叫应无所住,《金刚经》上讲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生什么心啊,那些人就不懂的,生什么心,无心可生,无心就是清净心,什么叫无心,心中无一物,什么无一物,处处去做事,该要吃饭就吃饭,该要死就死,由得它死,做不做事,做事,所以我说,看破怎样呢,心境,放下怎样,又是心境,心境,但是你要做事的,这里有人做坏事,你要跟他讲明道理,他最终没办法,你回观返照,所以呢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清净体中,空空荡荡,晃晃琅琅,一无所有,一切无住,心要诀讲啊,明心本付无住,无住心体,圆融不测,《净明经》讲,一切法,以无住为本,安住无为,明知为住,住无方所,故名无住,无住之心,便为真心,以真心念一句佛号,就是一个真正的清净心,所以真心念一句佛号啊,就谓之清净心,安住无为,何谓之无为,无做作,无分别,无对立,无音声,无怨言,念兹在兹,阿弥陀佛,这样就叫做真心念佛,这样就是修心,就是真正的修心了,好了,今天呢,主要讲几个问题,就是世间的缘起,我们要通过学佛的初机,怎样呢,首先从因果,第一,因果法,第二,通过三福,孝养父母,侍奉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,还有,具足众戒,受持三皈,不犯威仪,发菩提心,读诵大乘经典,劝进行者,这些三福,我们要学啊,首先你从一福开始,我为什么要孝顺父母,我有东西为什么要给他吃,我不孝顺他怎样,孝顺他又怎样,要思维这种状态,我们现在学佛,不学佛是怎样,学佛如何,我们念佛有什么好处,不念佛有什么坏处,我们时时刻刻保持这个正念,这个叫正思维,所以今天讲了这点,怎样入呢,从因果,三福,与十善度业而入手,入手之后就要懂得怎样去看破,怎样去放下,这方面呢,念佛就会得力,好了,明天呢,跟大家讲一讲,关于空观念佛三昧,是智者大师开示的三止三观之法,先空处假处终,各种法要给大家,在未来的二三天,讲深一点好不好啊,好了,大家一起合掌回向,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,回向出钱出力,及参与佛七者,一切龙天护法,州府官员,山川河流众鬼神,皆得佛七回向,悉发菩提心,同生极乐国,阿弥陀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