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佛七开示录(第6集)
主讲:明一居士
地址:广东省四会市六袓寺
时间:2010年3月6日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(三称)
请放掌,各位善知识,在这六天,大家都很用心去念佛,但是究竟得不得到相应呢,只有大家才知道,人的学佛精进度,是源自于你对经文的了解,源自于你对人生的那种体会,所以有时人生的苦,不一定是坏事,因为你没有体验过人生的苦,你生不起警觉之心,警觉的心就从人生的苦而生出,你肯不肯念佛,肯不肯回头,想不想断恶修善,就看你对苦的体验有多深,所以真正有道心的年青人,要就是他有宿世的善根,第二个就是对人生的苦体验得深厚,每一个人的成就,无论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,无论学佛也好,读书也好,你有体验这种经验的话,你生起的剧烈的求知的心就强,所以有时世间不是说佛菩萨不灵,不是说诸佛菩萨不眷属你们,而是让你们去体验苦,伤到极点你就会有警觉,你就想回头,你就不想再弄六道轮回,你就不想沾着这个名闻利养,如果不是的话,你的精进力不够,你的精进度就不够,所以精进在哪里,他的支撑点在哪里,就是什么,体验世间种种苦,一个人努不努力工作,就体现出他责任心强不强,一个人,如果没有大智,没人生的目标,他是不会强,念佛的人一样,不体会到人生那种宝贵,不体会到人生那种容易消失,他不会肯回头,其实讲来讲去就是要阐述,激发,鼓励,我们学佛的人,对世间种种事物的真相彻底去了解,才能够做到看破放下,如果不是,经文从头背到尾,从尾背到头,你都是一无所有,你不肯回头,你不想去学好,你就接受悲哀加痛苦,多难兼病困,奔波的人生,如果我们肯回头,有觉悟的真理,觉悟的心,去处于这个世间,我们过着的生活,就是自在解脱,学佛的事,不是说离开世间,所以般若之法,行于世间,不妨世间相,为什么要学佛,学佛就是令到我们,离苦得乐,提高自我幸福感,将这种幸福感持续不断,伸延下去,就是我们所有一切人生,追求基本的目的,你睡觉为了什么,为了舒服,舒服是幸福感之中的其中一样,你生儿子也好,生孙子也好,都是为了这个问题,但是我们没了方法,没了追求人生的方法,我们过得迷迷糊糊,人生苦了,就想找一块地方,找一种方法,塑造一个形像,出来去攀缘,想转变自己那种攀缘法,来安住自己的内心,从此而获取幸福感,是不可能的,所以令我们精进念佛,深刻念佛,建筑在什么,出离心,出离心建筑在哪里,对世间的了解通达,对生活中的体验,如果你体验不够,你的出离心,你用你的感情去念佛的话,感情有生有灭,有激进,有激情,有冷有落,你就会退心,所以我们念佛,要加上思维,虽然打妄想,但是很快会上路,思维一下,我们这个世间是怎样,思维一下,我们这里是怎样,要明白这一点啊,如果不明白,就在苦之中而挣扎啊,所以,佛说八万四千种法门,目的就是教你们怎样离苦得乐,目的就是教你们省悟,目的就是你的内心那种黑暗早日光明起来,等于一个杯,里面装满了,多怨,恐惧,得失,嗔怒,种种情绪,他已经没办法再装任何一种般若的智慧入去,他过的生活就过得颠沛流离,就是什么啊,不舍得空,佛教教我们方法,教我们怎样去提高自己生活的质素,怎样去透彻明了世间宇宙人生的真相,你追求幸福感,你追求快乐的人生,你有没有机会,你什么方法都没有,所以没办法念佛,念不了佛,你的支撑点不够强,究竟是怎样才能够念佛呢,怎样才算是真正念佛呢,《大般若经》讲,佛告文殊师利啊,讲菩萨能正修行一相庄严三昧,速证菩提,什么速证菩提啊,菩提就是智慧,什么叫一相三昧,庄严三昧,三昧就是正受,正定,我们修这个法门的时候,应当远离喧哗繁杂,不要思想纵相,专心系念一位如来,审处名字,善思而用,就是普观三世一切诸佛,意思就是专心系念一名如来,念阿弥陀佛也可以,一个人没智慧,一个人没智慧的时候,主要的原因没智慧是什么呢,是妄想分别执着过重,一个人没智慧主要的原因,就是妄想分别执着过重,掩盖着他的灵灵确确的真心,不关一个人年纪大小,你妄想分别执着少一分,你智慧现前一分,所以怎样才能够开启自己的智慧,就是要专心系念一位如来,你不念佛就念贪嗔痴,你就念人世间种种丑恶,你的人生就充满了丑恶,你念佛的,你就充满了觉悟的真理,但是有多少人会明白,所以,要广于听闻思维,所以,善想而用,想佛光明,念佛光明,听佛光明,你的人生就光明,人生的光明,就是你想什么有什么,有的人说,我现在在想大屋,为什么没有大屋呢,有的,你试一下,你想二三十年,我保证你有一间大屋,你别想其他东西,一直是我有间屋有间屋,保证你往生了,很快往生的,因为你专心忆念一样东西,你的行为就会改变,你的行为会安照这个目标去进入,所以系心要念一个名字,就是普观三世一切诸佛,就会得诸佛一切的智慧,《天台十二论》讲啊,众生的根基愚钝,混浊的人多,如果不专心系念一尊佛,必然散乱,三昧难以修成,所以专心教他念阿弥陀佛就是一相三昧,《弥陀疏抄》讲,有人讲了,佛佛都可以念,为什么不可以随便念一尊呢,一定要念阿弥陀佛呢,大家知不知道阿弥陀佛就与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,一句阿弥陀佛人人都喜欢念,就算恶人,就算喜事,就算遇到不好的事,他都会失口而出念一句,阿弥陀佛,骂人都会念一句,真的阿弥陀佛了,用阿弥陀佛骂人都有的,你见过没有,有一次我就看见一个婆婆骂人家就念阿弥陀佛的,是一句佛号,两使劲的在那里拜,阿弥陀佛了,阿弥陀佛了,我说,打吧,阿弥陀佛,所以这句佛号呢,在我们第八识的种子之中呢,就充满了坚固的的心口,憨山大师讲,佛为了救度婆婆世界苦难的众生,专说西方净土法门,只要专念阿弥陀佛,发愿往生极乐,有《弥陀经》一卷啊,经中讲了,极乐国是真实的境界,其修行的方法主要以念佛为主,每天的清晨礼佛,或者诵《阿弥陀经》一卷,或者《金刚经》一卷,或者念佛三声五声千声,或万声,念完之后,面对佛前回向,发愿往生极乐,这个就是早课,晚课一样,就是这样,我教大家一个早晚课的,又简单又自在的,很简单的,你上班又行,你做什么都是,首先,拜三拜,然后就双掌合十,就念十声,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阿弥陀佛,念了十声之后呢,就接着说,愿同念佛人,同生西方,见佛了生死,如佛度一切,又拜三拜,这个早课完了,简单吧,快不快,上班前都行的,干什么都行,你做官也不妨碍你的,最好你做官啊,顺顺利利,你念佛你做官呢,怎样呢,多人听你话,你身上散发出一种是世间不会拥有的这种魅力,这种叫什么,这种叫佛味啊,你的魅力是令人无法抗拒,因为什么,你念佛,所以林则徐呢,都是念佛的,都是念佛的,念佛是修摄心神,正心正意正念,人有正心正意正念,那么就有正念正定正思维,有了正念正定正思维,就有了正见,有了正确的见解就有了正明,正精进,有了正精进呢,就有了正念正定,就八正道,人生拥有这么多种状态,你一生就怎样啊,踏上了康庄大道,生时平步青云,五福降临啊,死时莲花接引啊,身放异香,回归极乐,这样你人生不就充满了,为什么就是要打偷抢才能过日子,真是不明白,所以人们就不学,不学就愚痴,我要钱啊我要钱,我要发财,我要做老板啊,我要做经理啊,学也不上了,课也不上了,什么都不做了,就坐下啊,使劲的,不就痴了,现在的人就叫痴人,一直都是我要一个好的儿子,贤子孝孙啊,我要我的孙啊,孝顺啊,有本事啊,做省长啊,做大官啊,你又不教儿子,教的都是坏的,怎样呢,不坏的不教,教坏子孙,真的是,自己有时,儿女学一学佛,跟嬷嬷出去念一念阿弥陀佛,又说,不许去念,害了谁,嬷嬷啊,带你的子女去念啊,害了谁,不念的到时啊,一样害父母,愚痴啊,善恶不分啊,叫他去听一下那些时代舞啊,穿着裤子又不够称,那些布啊,这样跳着跳着它就去的了,颠倒啊,现在很容易的,买一部电脑三二千元,便宜一点的千多元,上网,包月,包月包年,一千几百,怀孕的时候啊,坐在家里,好过看电影,怎样呢,上网,天天Q,QQ,有的小孩子一岁,看见我说,叔叔,你玩QQ么,吓我一跳,一岁而已,你有QQ?他问我,他说,明一老师,你有没有QQ啊,我说你这么小,读幼儿园,何以故,为什么这么厉害,他妈妈怀着他的时候啊,就在那里QQ了,所以惨不惨,这个叫不叫愚痴,愚痴就不学佛,所以儒家思想讲啊,先要正心正意啊,明白了不就行了,但是不明白,想幸福,除非太阳从西方出来,你想幸福快乐,难啊,有的拍拖也是这样的,拍拖都不够三天,就爱得生生死死,凭着什么,情感,你了解对方很多吗,情感啊,好了,情感有生有灭,好像人的心情一样,有高涨有低落,各方面,呃,情感没了,所以它建筑的支撑点就是虚幻不实的精神状态,危不危险,将自己一生的幸福加上来世的幸福放在支撑点在哪里,生灭的感情,三几天会生灭的感情里面,不会考虑,盲目啊,为什么,没智慧,为什么没有智慧,心不正,心为什么不正,因为你没有正念正定正见正思维,正明正业,什么都没有,为什么没有,不懂去问经,听经闻法,一直就不肯,其实我现在讲课讲这么多碟就是教你们怎样入黄金的大道,进入黄金的宝藏,享受你们五福的人生,什么五福,长寿富贵,还有什么,康宁好德善终,远离种种交通事故,天灾人祸,教你,教你怎样保护你的财福荫于后代,教你怎样长命百岁,教你们怎样在人生之中富贵,摆脱命运的枷锁,这个就是真正的佛教的道理,这个叫真正的真理,不是在这里上支香,念部经,佛用得着听经的吗,念经有什么用,你试一下,你试一下拿张药方来念一下,你有病啊,我开张药方给你啊,杞子,当归,白术,杜仲,这样念,看你的病会不会好,比喻你发冷发烧啊,我开张桂枝汤给你喝,桂枝,白芍,甘草,姜片,黑枣,这样念,念到晚,看你退不退烧,经是什么,经就是药方,就是方法,有的人,喂,我的儿子不听话,我念部经给他行不行啊,我说你吃饭他会不会饱,你要用这种方法改变自己的心境,将心境将情绪改变了,好了,你环境改变,人的命运就是心境,就是什么,你的智慧,所以很多方面没人懂啊,愚痴不明啊,要念一尊佛,你不念佛就念这些东西,你不念佛就会念这些贪嗔痴的东西,所以我有个朋友也是啊,什么都不懂,不懂的话,你就会吃苦,就会吃苦在目前,所以我们念佛,念佛的人在生时可以得到,念佛怎样念呢,刚才我讲过了,当一个人啊,真正很忙的时候,可以念十声佛,别理多与少,念十声行了,就可以了,白居易在念佛偈中讲,年愈七十余,不服时吟阿,看经费眼力,作福畏奔波,何以度心眼,一句阿弥陀,行有阿弥陀,坐有阿弥陀,纵然忙似箭啊,不费就阿弥陀,意思就是日常生活中再忙都好,你都念阿弥陀,但念阿弥陀,达人应笑我,多却阿弥陀,达作那么,意思达就是自己,所以行又阿弥陀,坐又阿弥陀,只要你念阿弥陀佛,你的人生就会充满了多姿多彩,逢凶化吉,里面有个故事讲啊,蒋光纬他念佛中写到,石南和尚有偈讲,念佛切莫贪多念,且念一百就心不乱啊,九十九声就心念差啊,及转念诸就多不算啊,如是一百百至千啊,从千至万就愈诸贯啊,箭射不入就刀不侵啊,百万魔军皆退转啊,所以这个就是念佛,只要你念佛,一心一意别贪多,念得清清楚楚,念得干干净净,自然花开见佛,只要你忆佛念佛,吕祖有偈讲,吕祖先师啊,道士啊,吕祖,念佛虔诚便是德,所以你又修丹,修什么丹呢,修什么仙丹,念佛虔诚的就是德,念诸百八就转循环,意思就这样念,念成舍利就超生死,念结菩提就了圣凡,念已不随就流水去,念心常伴就白云间,念到自己怎样呢,真正就有智慧,我当初修什么呢,念经,我才不会念经啊,那么深怎么念啊,我没有念过什么经的,跟人家打赌就念过,有个人就说我,你一个月都念不会《阿弥陀经》,念会了之后呢,当着很多人这样跟我讲,念会了之后我就给五百元你,哗,五百元,一个月工资了,好,我就念给你看,当着这么多人,一群人去拜佛,个个去拜佛,个个都会念什么,《大悲咒》,就只有我不会,念完第一句,忘了第二句,我说惨了,念《大悲咒》,念着念着又忘记,丑死了,这么大的男人不会念《大悲咒》,人家女人都会念,阿姨都会念,阿婆都会念,这怎么办呢,一车人来耻笑我啊,我说我不念会《大悲咒》我不离开云门寺,那天虔虔诚诚就拿着《大悲咒》就走去那里虚云老和尚前面,他的舍利塔前面那里坐着来念,不料还没念够二遍,就打瞌睡,我说,惨了,这样怎么办呢,打瞌睡,好,你打瞌睡我就走着来念,一边一绕塔一边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这样念,这样念这个《大悲咒》,念着念着,又是念不熟,《大悲咒》念不熟,什么念不到,没办法,来了,念佛,念佛就最有效的了,最终就念佛,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,念着念着就会念《大悲咒》了,还有呢,一边开车我就将八十四句的《大悲咒》剪开,我用打印机打印出来,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,一句剪了出来,南无阿唎耶,又一句,婆卢羯帝烁钵罗耶,又一句,贴在哪里,贴在我办公室那里一句,贴在我厨房做菜的时候又一句,开着车,方向盘又一句,贴得一车都是,人们坐上我的的士,他说,怎么你一车这么多,你撞鬼啊,我说你撞鬼啊,我现在在学《大悲咒》啊,他想着你是不是怕鬼,鬼上身,贴这么多《大悲咒》,拿《大悲咒》来当符,他想我啊,想我是不是撞鬼,贴这么多的咒在那里,我说你才是啊,我现在在念《大悲咒》啊,哦,是吗,不料一直都念不熟,念《阿弥陀经》又是念不熟,念到东就忘记西,念着念着就什么都忘记了,惨了,怎么念呢,最终念佛,所以念佛啊,最为尊贵特殊,因为人啊,只有一心,为什么你学不了,因为你三心二意,何以三心二意,因为你妄想太多,你妄想太多,你学不到东西,等于一个杯装满了脏东西,你有什么不开心,忧伤,恐惧,贪嗔与惧怕,这种杂质全部放在你的杯上,你进不去,记不了了,好,终于我明白了,念佛,万缘放下,一心念佛,智慧开了,背《大悲咒》又会,什么咒都会,你看一下我啊,不是我称赞我自己啊,书法我都会啊,现在,以前呢,拿支笔都手颤啊,有空我写二幅给你,写得有人啊,突然间拿了我的,所以念佛开智慧,有的人说,我不够老,我不想念这么快,念佛,念佛,一心念佛,所以,最为尊贵特殊,因为人只有一心,你一心,你的心念佛,不会念其他,既然此心全提心佛,那么一切妄念,全摄归到不断正念之中,无始以来的业识种子,全融化于独具的真心,正因为全提心佛,万法都皈依了它,不用于借助其他的方法,自然会立即超脱,这个法门自从惠远大师开宗结舍于庐山,与十八高贤辈啊,各有感应,这个惠远大师啊,带着一百二十三人念佛,为什么全部都会往生掉呢,没一个说不往生的,一百二十三个,全部往生,究竟他修的是什么法门,究竟他怎样念佛,大家要多些研究啊,究竟是怎么回事,为什么他带着一百二十三个人,全部会得到往生,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么多人学佛,难以见一个往生,原因在哪里,原因在哪里,所以这个思想要研究,这个思想不研究不行的,我现在就在研究,现在我就在看着他空间怎么回事,为什么他一个不漏,他修持的是什么法门,他持的是什么法门,他用的是什么法门,故名思义他用的是净土,究竟他念哪一部经,他对这部经是怎样的呢,所以我现在开始在查,我学这些东西不会学其他东西的,我学什么,学站着往生那些,江味农居士就是站着往生,念佛站着往生的,我现在就研究他,研究江味农居士,愿信法师讲啊,一心不乱的意思就是用一句佛的名号,极力追顶,猛之又猛,这个是一种方法,情识一断,则过去的事思量不来,未来的事,卜导不着,现在的境,心识不扰,三心断绝,称之为前后制断,眼前如大圆镜中,所影森罗万象,并无一物可得,身心荡然,好像行云去来啊,这种光就称为之一心不乱,我们就用我们的心,什么叫追顶念呢,如果年轻有力气,年轻有力气的话,追顶念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,这个叫做追顶念,越念越快,越念越快,就叫追顶而念,这种叫追顶而念,到此无心可乱,如果你念得快,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,追顶念,并无一物可得,这样呢,这个叫一心不乱了,到这个时候,无心可乱,他的目前就是极乐世界,山光水色,无不是佛法,所以临命终时就没有痛苦,所以灭除痛苦,就必须要这样做啊,你不这样做你会痛苦的,工作痛苦生活痛苦人生痛苦,为什么你不离苦,就是念佛了,你开智慧很容易的,你不读书,你没有文化,你没有文化你没有问题的,好像六祖都没有读书啊,六祖的相不是说很好的,你看一看,去华南寺看过六祖的相没有,不是说很英俊的,一般而已,大家看没看见他,没有的去六祖殿看一看他,一般的,好像农民一样的,他的相好像农民一样,大愿师父都比他威风,是不是,都与这些无关的,这些学佛就是心境的问题,只要你老老实实念佛你就会开启智慧,这个我真真正正我不敢讲这么多出来啊,我试过的,是我亲自去体验回来的,只要你念佛你开智慧,什么开智慧,你可以知道很多东西的,所以你一心念佛,石宇方禅师讲,念佛有多种,有渐有顿,有渐中渐,有渐中顿,所讲的渐,如今,好像现在人那样,随口念佛,虽不知观相,亦不知西方,日后直到善恶业报尽时,这句随口阿弥陀佛,就有得用了,如是顿念的人啊,直接持名,或一天或七天,如是顿念,顿念,我们佛七就是顿念,顿念,如是顿念之人,一天或七天,念得一心不乱,这种人呢,不仅死的时候可能往生,在这时候,都可以看见阿弥陀佛全身现前,更有认识念佛是谁的人,随念追念追到无可追处,忽然呢,就入顿中,应该这样念佛,追念,怎样追念,南无阿弥陀佛,究竟我未念佛之前是谁在这里念佛,我念了佛之后究竟这句佛号何从何去,在佛的一刻过了之后,南字未起的时候,那一刹那,这个灵光的火石之中,究竟又是谁在这里起作用,所以要不断去尽着沾着一句佛号,沾着一句佛号,如果是渐中顿,就是渐中顿的,就不管你西方东土,也不管你净念散念,只要一句阿弥陀佛,就是高手,渐中念怎样呢,阿弥陀佛阿弥陀佛,什么都不理它,不理,只要你不去做都行的,别自己想着自己业障很重,一切不管,别理自己眼不眼睏,眼睏就睡觉,肚子饿了就吃饭,累了就睡,走路就念,有空就念,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,人家骂你都是南无阿弥陀佛,发财也南无阿弥陀佛,这个就厉害了,你想不往生都难啊,这个呢,就是一个渐中顿,所谓若人散乱心,入于塔庙中,一称南无佛,皆已成佛道,你看,意思就是散乱的人啊,念一句阿弥陀佛,南无佛,或者听闻阿弥陀佛,你今世都得益非浅啊,莲池大师讲啊,他说看见新生学生,看见新学的学生,将一句阿弥陀佛念在这里,他就越发觉他越妄想,就是看见新生的人学佛啊,刚开始反而没什么妄想,念了之后他的妄想就多了,其实不是,其实他说是你的心清净了,现出你很微细的烦恼,由于你心粗了,不体味出你细微的烦恼,于是他说,念佛不能涉身,也不知道万念纷飞的时候,正是做功夫的时节,所以当我们的头脑啊,妄想多,当我们全身不舒服的时候,就是念佛,观想念佛,大家一直念佛就观想前面有尊佛,我教大家的了,大家又不知道,忘记了,我教大家呢,就出入平安的,天天观想自己头顶有尊佛,举头三尺有神明,我们不要神明,我们要佛,举头三尺有尊佛,来,好好的念,南无阿弥陀佛,就开始观想,观想上面有尊佛了,古德讲啊,众生心念杂乱,观想难以修成,只有尊持佛名号,观想法可以分为事理两门,理观是非常的细微,所谓一心三观,圆了精切,但是不是初发心凡夫所能够做到的,士观的功夫,于十六观就是观经,处其一观,事事观想,专注不二,心境空寂,持诵就会更为得力啊,平时观想啊,记熟临命终时,境就现前,境就现前,所以,要学这个观修,要观修,为什么要学观修,因为可以摄了我们的心,观一个方法,举头三尺有神明,观想我们头顶有佛,一边默念,南无阿弥陀佛,全身放松,使劲的走走走,平时你做事,你可以走十分钟八分钟,这样你自然全身放松,一放松你念佛就得力了,龙书净土文讲啊,斋戒净结后啊,净心清心静虑啊,面向西方安坐,闭目默然观想阿弥陀佛的身是金色的,坐在西方七宝莲池中,大莲花上,佛身高丈六啊,两眉中间有白毫一条,八凌中空,这个观修呢,就太过复杂,我教你一种观修,用一个佛像呢,用一个佛像,就这样拿着来看,别眨眼,一直看着他,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,好过你天天在那里来散乱念,总之你万缘放下,一心念佛,真的是会得到好处,唐朝的启芳与圆果两位法师住在蓝田园悟真子,在一处结夏的期中呢,念阿弥陀佛昼夜观念不断,这样过了五个月,昼夜不断啊,所以我们五天都不行,一天就走了,在观想中觉得自己身已到七宝池,看见观世音菩萨,大势至菩萨,坐在二朵大莲花上,还有千朵万朵莲花充满了七宝池,阿弥陀佛从西而来,坐在一朵最大的莲花上,光明照耀啊,启芳,圆果两位法师就向佛顶礼就问了,阎浮提众生,依经念佛,能得生此国土否,阿弥陀佛就讲了,不要怀疑,一定得生我国土,他又听到释迦世尊与文殊菩萨讲了,就是听到释迦世尊与文殊菩萨在这里讲《法华经》还没散,现在都还在讲《法华经》,讲经台前有三道金宝台阶,第一道是在家人的,第二道是僧俗各一半,第三道,全部都是出家人,讲那些全部都是念佛人往生到了那里,是念佛人往生到了那里才学佛,所以我们现在还不是学佛啊,我们现在是求往生,还不是学佛,到了那里之后呢,就自然呢,就会学佛了,学什么啊,《妙法莲花经》,什么都学,所以宋代《往生坐禅观法》讲,要修往生观法的人啊,应该要专注一佛,要专注一佛,我们经常拿一尊佛来看啊,身上拿个卡,拿个好一点的,拿个卡,对着来看,憨山大师讲,一心持念,固然是正行,又必须助以观想,要观想,要观想啊,所以惠远大师,他就是修十六观经,我教大家,观前面好像一个太阳一样,好像这里到录像机这么远,观想一个红色的球,只要你观着,走又注意前面有个球,坐又注意前面有个球,一直这样念,南无阿弥陀佛,嘴念念没关系,最主要你的心中忆念啊,你心中忆念,自然就行了,自然就行了,如果加以助行,以观想,就更加妥当严密,其方法在念佛的时候,心中时时静静的观想,眼前生起一朵大莲花,不论他青黄赤白,很大很大一朵莲花,观莲花又行,观想莲花,观想自己的身在莲花之中,可以,可以观想,所以我经常教大家,大家都不听,睡觉的时候浪费这个时间,我教你们开始睡的时候就观想这张床是莲花,观想自己睡在莲花之中,你晚晚要不要睡觉,要的嘛,那为什么要浪费这个时间,你又哪里用得着专门起床穿好海青来做早课呢,其实生活中就可以修行的了,只要你睡觉的时候,全身放松,观想身,睡在莲花之中,阿弥陀佛来接引,一直这样观想,失眠的刚好,很多时间观想,不失眠的又对了,嗖的就睡着了,你说,两种,失眠的又怎样,不失眠的又怎样,你懂方法,今晚回去观想一下,好不好啊,别今晚一个人都不在啊,我听老师讲要加回去观想,个个回去睡了,早睡早休息啊,这样就惨了,早休息,好好的珍惜一下,观想那个莲花,自然我们就不会虚过时日,不会虚过时日,明代的僧人啊,那他在一天十二之中诵啊,《法华经》,恒心禅定,曾在空中见西方宝池,呈琉璃色,心广无际,他将这种情况呢,告诉妙峰师,妙峰师讲啊,这些就是观行初成之相,别生执着,这个是好境,他呢,将这件事就放在心中,没有讲给其他人听,大家想快一点见佛,想不想啊,想见佛就要观佛,我都说了,要干什么都是,要看人家,你拜师学艺,你看这个人怎样才学艺嘛,好好的拿一个佛像去观想,我以前是观像念佛的,以前我一直这样看着的,一直这样看着,观像念佛,大家发过心嘛,一个礼拜之内,一定见佛,好不好啊,好,这样祈愿诸佛菩萨,在你梦中出现,见了佛之后告诉我啊,能看见的,我说能看见就看见的,有一个人啊,他爸爸啊,差不多往生的时候啊,他不肯念佛啊,没办法我就帮他摆个风水局啊,不料摆着摆着,我说,你看见什么就别说啊,不料呢,怎样,他的女儿看见,第二天打电话给我,哎呀,老师啊,我看见佛啊,我说,不是你爸爸看见吗,她说不是啊,大家记住,多些看佛像,忆佛念佛,一直要想见佛,想见佛就是念佛,天天去想,想着佛,佛啊,你给我见一下,佛啊,见一下见一下,这个就是念佛,不是说,阿弥陀佛就等于念佛,有多种的,这样你就咬住,用恳心决心,他说,我一定在梦中看见阿弥陀佛,天天想着他不放,想着他不放,你们一定能够看见佛,有没有信心,有啊,好,以我种种做的善事回向给你们,能见佛一面,让你们能够看见佛一面,看见告诉我啊,不过有些人说,看见了,不过看见老师,这样,惨了,我叫你见佛你就看见我,好,在明朝唐宣之说啊,他说,认定啊,明朝呢,有一个叫唐宣啊,他自己呢,就认为,近年来呢,在禅律讲经的时间,所宣扬宏扬的禅与律啊,都很多,但唯独对净土观想法门放弃不讲,世间的人呢,念佛的人不少,而往生的净土就不多,这是由于什么问题呢,不修观想法故,认为往生的人,心能去行,口不能去,假想,修观想的人穿衣吃饭尚在观想之中,神又极乐莲池海之中,在莲池,在莲花中礼佛,这样在哪里,佛就会出现的了,大家记住了,大家拜的时候,一拜拜在拜垫上,观想拜垫就是莲花,拜下去的时候,双脚就贴在阿弥陀佛的金色那双佛足顶住我们的头,我们的双手就抓住阿弥陀佛的双脚,发出哀声救度啊,你说啊,接着阿弥陀佛好像看见我们是他的儿子一样,迷失方向的儿子一样,他用一个慈悲的手摸着我们的头,好像我们是已经很累的小孩子回到爸爸的身边一样,不过这些不孝顺的都观想不了,摸着头,摸着头,以前拜佛怎样呢,不是这样,翻开的,是这样的,捉住脚啊,意思就是,当我们拜下去的时候,就贴着,用我们尊贵的头贴着佛的脚,然后反掌去捉住佛那双脚而发出哀声那种念头,所以大家要懂得拜,走的,观想自己脚脚莲花,莲花大家易不易观想啊,容易嘛,大家见过莲花没有,没见过那个就是傻的,很多莲花啊,观想莲花是不是正的,是不是很容易,这样观想莲花,走一脚路,一朵莲花在地下崩的飞出来,走一脚又崩的出一朵莲花,再教你,好了,不是走路了,做事的时候啊,观想念佛的时候一朵莲花从口中出来,南无阿弥陀佛,嗖,出一朵莲花,南无阿弥陀佛,出朵莲花接引众生走,我以前就是这样念的,这些就是我的秘密,我以前在这里念,南无阿弥陀佛,谁会唱啊,唱歌一样的,你们几十岁哪里有气啊,南无阿弥陀佛,念三声就已经断气了,没你那么长气,不就是断气了,好像净空法师那样念不好吗,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都少二个字,阿弥陀佛不就行了,阿弥陀佛阿弥陀佛,吸气就别念,用鼻子吸气的时候,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,不就很清净了,因为你的精神已经集中吸气了,一吸气就别念,满气了就念,慢慢你就熟了,很自然的,你的声音好像会连绵不断啊,好像不断一样的,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,慢些,就是这样念佛,这样你的心就会好,很净很净,所以不用观想的,我教大家观想念,阿弥陀佛,以前我就是这样站着念的,我不是跪着,原来我站着念,因为我想训练得自己怎样,锻炼到我日后往生的时候,站着往生,我想我站着往生啊,这样就恭喜我啊,到时你来参加啊,是不是,不过你八十啊,来参加岂不是拿着棍子,老师,这样,我已经一百二十岁了,这样,你一百二十我也才是六十岁而已,这样就惨了,都够了,七十啊,要早走啊,早些投胎回来,不投胎了,直接啊,夺舍的方法,这样,念佛的时候,我那时候就是观想口中出莲花,这样去念佛,很灵的,所以我们啊,世间人啊,念佛多,往生人少,何以故,不修观想法门的缘故,因为往生的人啊,不观想就错失了,惠远大师为什么他这么成功,一百二十三个人为什么个个往生,修的是什么,《观无量寿经》第一观,落日玄古观,落日观,你观成功就行了,教大家,念佛的时候,可以观莲花,可以观太阳,可以观什么,一尊佛,忆念,我刚才都讲了,你就试一下用七天时间,我一定看见阿弥陀佛让你看一下,不见阿弥陀佛,忏悔业障重,不见如来金色身,所以大家要念啊,要好好的观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,今晚大家试一试,试一试,念到穿夜,好不好,念到累,念到全身累,回去澡都不洗了,洗澡也不怕,使劲的洗澡嘛,阿弥陀佛阿弥陀佛,有的人说,不行的,洗澡念佛,不尊重,我说你这些人真的妄想心这么重的,你洗澡都想到做业的,你洗你的澡,你想做业干什么啊,你洗澡,你念佛那些水就变什么,变甘露水,蚂蚁喝了就投胎做回人,与你做朋友,你卖咸酸菜他就来光顾你,你开饭店他就来光顾你吃饭,你就好生意了,这些就叫广结善缘,真的是洗个澡都可以做到善事,你说哪里要用钱,一边洗澡,阿弥陀佛阿弥陀佛,那些人不知道是不是精神病出来的,以前我是这样的,我一边洗澡,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,南无阿唎耶,婆卢羯帝烁钵罗耶,菩提萨多婆耶,不知道多好听啊,洗个澡,一个小时啊,越洗越舒服啊,有的人呢,听到我说施水,拿些水出去喷啊,夜晚啊,这样,阿弥陀佛阿弥陀佛,或者念甘露水咒的时候啊,广结善缘嘛,那些人组织了成百人走去人家的坟墓使劲的阿弥陀佛使劲的喷,弄得派出所全部带回去,有些智慧吧,拜托你,在这里喷一样的嘛,走去坟墓喷,哪用得着走去坟墓喷才是的,他说,老师叫的,害死我,你怎么说是我叫的呢,广结善缘嘛,你洗澡都广结善缘,你们今晚老老实实念到累,累都好,别坐,再念,强行念,别想睡觉,撑不住了,阿弥陀佛阿弥陀佛,观想,走回房,别当它是房,当他是是殡仪馆,现在开始进殡仪馆了,好,阿弥陀佛阿弥陀佛,接着,洗澡的时候,一样念阿弥陀佛,上床睡觉的时候,摆正一点,好像睡棺材一样,摆正一点,好了,往生了,来吧,阿弥陀佛来接吧,阿弥陀佛阿弥陀佛,你的梦中一定看见阿弥陀佛对着你说,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看见你都是叫阿弥陀佛的,知不知道,所以弥陀念弥陀啊,自性即弥陀啊,心中念弥陀啊,一世就免奔波啊,过不过瘾啊,大家都要念阿弥陀佛嘛,你念阿弥陀佛有什么这么艰难呢,你不念阿弥陀佛你就念多灾多难多病多痛苦,你念阿弥陀佛你就正心,正心得到正意,正意就得正定了,所以大家好好的念一个阿弥陀佛,在这六日之中,下一次呢,我不断会讲那个观修法给大家知道,好不好啊,好,大家合掌,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,回向佛七参与及支持者,身上的冤亲,由他们回向,法界的众生,更以佛七,种种功德,回向州府官员,山川河流众鬼神,悉发菩提心,随我往生安乐国,阿弥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