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;(三称)
各位善知识,同修们,请发起殊胜的菩提心,为六道轮回苦难的众生,早日能够解脱出来。我们禀承了诸佛的功德加持力,在这里学习佛法。今天的到来,缘自在座各位的福报,缘自各位的感召力。乐昌市有这个居士林,是这一方的大福报,能够有个这么好的道场,能够有在座各位善知识的发心,是非常难得和稀有。我们不是偶然相聚,我们曾经互为眷属或互为同学。我们的同学现在已经安坐十方道场,我们贪着财,色,名,食,睡而纠缠不清,不愿离开这个世界。在五欲六尘中,苦苦轮回,当我们人生充满不如意的时候,如果我们凭着福德善根深厚,就会寻求方法来解脱。在外面,有很多人非常的可怜,当他痛苦的时候,不懂得寻求解救的方法。等于有一个小孩子,他由于文盲,没文化,不认得字,受人欺负,但是他不懂得去学习。我们也一样,如果不去学校读书,我们就是文盲。第二点,如果我们不学佛,做错了很多事,害死了自己也不会知道。这一点很重要,我说一个不学佛的现实家庭的例子,妻子去打麻雀赌钱,从早赌到晚,丈夫就去喝酒,大家试想一下他的儿子会乖吗?当然不乖啦,比如,你去垃圾桶能不能找到一碗干净的饭?不能。应该去哪里找呢,应该去饭锅里找。也就是说,这对夫妻就像是垃圾桶一样的本质,你不装垃圾,难道装美味的饭吗?我们如果想得到这碗饭,就必须把自己变为饭锅,如果你想得到钻石,你就必须变为钻石盒。两夫妻一直痛苦啊,吵啊,离婚不好,不离婚又痛苦啊。离婚呢,就是雪上加霜。更加痛苦,财运不好。一生之中,两夫妻吵架,纠缠不清,为了感情,浪费光阴,不但害了自己,还害了子女,甚至孙儿。为什么呢?因为你不教育好下一代,你的孙也很难得到好教育。所以学佛。就是改变我们自己,就是把恶缘在自己这一代断掉。我们要觉悟,我们要反省,我们要改变自己。我们在痛苦之中解脱。这才是真正学佛。居士林能够常常请老师来讲课。这就是佛陀的正法居士林。不讲经说法的寺院,不是寺院,不讲经说法的,就不是佛寺,有说法者,你们在这听一小时,胜过你拜粱王忏一百次。你听一句,就一生得受用,你可能看一张碟,就改变你一生的命运。你拜粱王忏,忏完了又做坏事。做了坏事又去忏。有人说,我开夜总会,开黄色酒店,我最多拜粱王忏就没事了,没有这么简单的,所以,我们不学人生的大事,就会迷茫,当我们想学,业障又太重,怎么办呢。业障怎么重呢?听经的时候打瞌睡,为什么会打瞌睡,因为你的心在久劫以来,安住了财色名食睡,每一天你都不得安稳。所以怎么样呢,打瞌睡。念经不得清静。学佛不知从何学起。见人放生就放生,见人念佛就念佛。要是把观世音念出来你怕不怕。茂名有一个人念到什么程度呢,见到地下,见到天上,什么都见了,怕不怕?家里差点把他送到精神病院了。只有我知道,我叫他不要再说了,过回正常的生活。所以往往大修行者,当他开悟,正悟之后,都是与凡夫一样。好像佛缘老和尚,你看见他,就是凡人一个,但是你知不知道他内心的世界?而我们又怎么能够揣测到圣者呢。虚云老和尚何等人物,千挑万选才选到佛缘老和尚。所以,他的衣服还是破旧的。表面上,朴素,将自己的气化了出去,如果不把气化出去,大家都去找他,他还怎么修行呢。不要以为道骨仙风很威风,到了一定境界,就要将自己的气化出去,隐藏,这个叫禾草掩珍珠。当我们想听经,业障深重的时候,提不起神,我教大家一个方法。一,将手指捋一捋。就可以捋去心,脾,胆,胃的火。心一安静,听经就会很舒服。首先,要从感恩那里学佛法,今天,我本来想讲你们怎样真真正正在生活之中修行。但想了又想,我第一次来居士林,就要说《佛说清静心经》,要将这部经供养这里的龙天护法,要将讲经的功德供养大众,消除业障,得起清静心,这个,《佛说清静心经》对我们学佛的人很重要,经文很短。一时在舍卫国,祗树给孤独园,与比丘众具,佛告比丘言,尔等谛听,诸声闻,修习正法欲得清静心,当断五法修习七法而令圆满,何者五法,一者贪欲,二者嗔恚,三者昏沉睡眠,四者掉悔,五疑,这就是五法,何等七法,就叫择法觉支。二念觉支,三精进觉支,四喜觉支,五轻安觉支,六定觉支,七舍觉支,这部经最主要讲的就是清静心。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个清静心,六祖所说,不明本心,学法无益。就会怎么学也学不到,我今天就与大家说清静心。其实不管我们洗衣,做饭,吃饭,扫地,逛街,还是打扫厕所,只要你能将它变为佛事,就是:处处黄花莫非般若。不是说念佛和绕绕佛像就是学佛,念佛和绕绕佛就是当你没事做的时候,不要打妄想,就是一个保持的功夫,是保持你的功夫,不是说在此绕绕佛是修行,出去就不是修行,不是说在寺院就叫修行,出去做生意就不是修行,修行在你心,你的心不修就算你去到藏经阁你都不是在修行,而是打妄想,这很重要。有个同修,他说我一定要去寺院,才能怎样怎样,寺院不是说不去,要去,要庄严道场,要广结善缘,还要参访善知识,助发善根,这点很重要,但是,并不是说你日常生活的时候,要时时想着寺院,这是在打妄想。要心静,要心寂即道场。道场在心中。要体验,修行是如何修的,是对境修的,如何对境修,当别人毁谤你的时候,你的心要清静无染。我以前是怎么修的呢,我以前开军车的时候,横冲直撞,如果有人阻挡,我就拿汽水罐砸他们的车,这种脾气,怎么修呢,开始就修到不打人,只骂人,再到嘴上不骂,心里骂,再到打妄想。不过,知者莫迟,最怕不知道。最后,我就将心修调,经过时间的摧磨,心,就干干净净,清静了,念佛就有感应。当时我去到云门寺,我很迷茫。我修五鬼运财,修茅山术,乱七八糟,修到眼放绿光。为什么当年我遇的师父不好,福不够啊,我去云门,见到明向方丈,我问方丈,如何可安心。方丈在客堂里拿出一杯茶。问我,看见吗,我说,看见,方丈摇茶杯,现在呢,看不见,现在呢,看得见,为什么呢,原来,当心动的时候,烦恼起,心静时,烦恼熄,当体即空,安住一句佛号,烦恼即空。当晚,我念烦恼就是波浪,水就是心,就一个念头,那时就是一心不乱,法喜充满啊。第二天,方丈在客堂上敲了两声,问,有没听到,我说,听到,他再问,有没听到,我说,听到,接着他不敲,问我有没听到,我说没听到。这个出自《楞严经》,但我不看这本书,因为如果我看这本书就破了自己的心境,我一直敲了两年。那天晚上十点,在客房,方丈拿出二十元钱,问我,有没看见,我说,看见,方丈把钱放回去,问,有没看见,我说,没看见,方丈说,为什么你看见都说没看见,认贼作父。我顿时明了。那时候,清静,非常安详,那一刹那,从未尝过的法喜充满,这种法喜,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。只是一种体会。马上写了一首偈。平时我们听到声音,就认定了声音,其实我们的自性是不灭的,当没声时,我们也是能听到的。只不过我们终日将自己的心安住在尘缘烦恼中。以尘缘烦恼为心。从未将自己的心放回自己的家中,所谓不知自家珍,终日到处觅。追追逐逐就是一生。明向方丈与我说。你学佛越精湛。你就越成功。他经常叫我布施,因为他知道我命中无福报,命中无财运,所以叫我布施。所以在家居士重于布施,出家重于赐戒。不是说在家人不用赐戒,而是我们加倍布施。净空老法师从哪入手,从布施入手。我终于明白了明向方丈的苦心。回去云门寺,叫我去擦佛堂的灯,装麦克风,在大雄宝殿装音响,为什么叫我呢,因为知道我要出来弘扬佛法,所以要我去结这个缘。擦灯,因为那里经常有人做法事。装音响,因为你用声音布施你就会有比较好的声誉。我在人生,在弘法的路上就会一帆风顺。在座各位要有体验,体验我们布施。如果你人缘不好,去到哪里都会不如意。学佛最主要就是个缘字。我由一个恶缘而来,进入一个善缘。学佛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,你就不是学佛。读书是打热闹,结善缘,积下福。积福也是死路,无福也是死路。无福岂能度众生。福慧具足,方为成佛之道。但是积福,享福就是死路。福尽就必定堕落,福重作孽就大,有人福重但没智慧。会作孽,嫖赌饮吹。吃喝玩乐。这就是作孽。所以今天要说清楚,不明本心,学佛无益。如何无益,无出世间的利益,有什么益,有在世间的利益。念佛,你得不到清静心,念佛号就是喊佛号。
一个受五戒的居士,或受菩萨的居士,四十二章经里面说,如果供养一百个恶人不如供养一个善人,如果供养一千个善人,不如供养一个五戒居士。因为一个戒者会有很大的福报。所以请一个五戒居士吃饭,福德无量。有一次,我在平州讲经说法。有一个人的老婆病得很厉害,快死了,但没床位。他刚好来看我,而我那里大概有二百五十个左右的居士。里面年纪大的几年后都快要往生的了。我对他说,如果你供养的居士其中一个往生了,你就有福了。他马上供养。我讲完经就将功德汇向他老婆。下午,他打电话来,医院有床位了。三个月后,康复如初。开光的时候,亲自见到我。有一次,我带一个人到云门。他的儿子昏睡了一年,药都吃不了,一看,命中没粮食。我叫他快点运两吨米到云门。结果,他儿子能喝粥,会流泪,清醒了。我们要会布施,吝啬怎么能成佛,吝啬怎么能遇到善知识。有人说见到的师父都是骗子,不是真的。我说是福报不够。我怎么见不到假的。有人说西藏的喇嘛吃肉,我认识的喇嘛没一个吃肉的,戒律清静,终日在家背经念经,我们学佛如有他们十分之一的勤恳,我们念佛人已能一心不乱。但西藏人是不念佛的,如果他们用这种功夫去念佛的,早就一心不乱了。
布施,就是触发善根。为什么我们持戒不稳,为什么我们得不到力量,为什么我们改变不了命运。因为你不肯布施。有人说,师父我都没钱,怎么布施,我说你正处在布施的最好良机,我当初贫穷到只有三四元。我到六榕寺,从塔那里一路跪上去。每一个塔里边都放了一角钱。布施几年后,我赚的钱最多都是一万左右,没有二万的。因为只布施一角钱,自然只能得一万元。我与别人讲课,说,你没福报的话,学佛只会作孽。一定要将自己的福修好。你坐车去云门寺都要钱,去到云门寺都要有饭吃,如果不是碰上法会,连登都坐不上,睡的床位都没有,为什么,没福,见师父都见不到,见佛缘老和尚都会被赶走。我当初学佛学了十年想皈依,却找不到师父,找了十几年,找到本门老和尚,才得到皈依。所以福字好重要。我家里人也是没有福啊,等了很久,到六月十九,观音诞皈依,我带着一家七口去准备皈依,但是上面写着皈依一百元,我工资才二百元,一共七百,我钱不够啊,我只好叫妈妈去跪一下,说,如果没有皈依证,以后我一定找个高僧为你皈依,最后找了个不起眼的地方,跪了两个小时才皈依成功,而皈依证却是去年才发的。最终我全家得到了皈依,一共用了十八年时间。现在你们可以皈依,拖拖拉拉都不想去,我以前是睡梦都梦不到,都不知道有多么宝贵。我取一部经,用了一个月工资才拿到,你们现在随手可以拿到一堆资料来读,不知有多幸运,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。所以要明白福字重要。
大家记住我教学的纲领。先积福,你的福大了,家庭命运改变了。身体改变了,运气改变了,你就会遇到善知识。遇到善知识,就不会遇到恶知识,想害你的人就远离你,好了,你生活转变了,就要去读书,然后念佛,生时快乐,死时往生极乐,这就是我教大家的主要的纲领,就是,身体力行诸善,养活生命,力行诸善,养活生计,不见世间过,老实念佛,这就是我主要要教你们的。力行诸善,你生活就会改变,你才能养活你自己。第一,从积福入手,第二,从清静心入手,清静心怎么修,就在生活中修。
讲回经文,佛世尊一时在舍卫国,给孤独园与比丘众,这段经文就缺了“如是我闻”,因为早期的经文是不按正规的体制。但是这六种成就都具足了,佛世尊主成就,每一部经有六种成就,就是主成就,时成就,处成就,众成就等六种成就,这六种成就大家要学。不是放生就叫学佛,念佛就叫学佛。有没有老师与你解释什么是“如是我闻”,我有一个朋友念经,念了十几年,一样倒退,吃肉,一日不吃就受不了,你不吃肉,不吸烟,就不作孽,你不喝酒,不见别人的过失,就不作孽,什么叫业障,业障就是你的妄想分别执着,什么是罪,什么是宿孽深重。业障重就是你分别心重,就是你妄想重。只要用戒定慧解脱掉,就算我以前是杀人魔王,地狱众生,只要我现在不做,就是真忏悔,我现在不做错,下一小时就不用忏悔。六种成就,每一部经都有。有人说,我已经有师父了,那个是你皈依师父。认证你皈依了三宝,并不是亲教师父。为什么说明向方丈是我亲教师父呢。他亲自带我去到桂花潭,一路与我解说。这就是亲教师父,是亲自指导你的。你就有老师,你有老师就有成就,就好像你的子女,他们上学不知道班主任是谁,只知道校长,但班主任才是教你的。我们一定要学习。今天你们是真有大福报,要感恩,感恩家人让你来这里。感恩社会给了安稳的环境,要感恩龙天护法和感恩我们自己现在还没睡在病床,我们不是在医院,是在居士林,你们是喜欢医院还是居士林,要是喜欢医院可以不学的。要感恩,原来我这么幸福,我耳还没聋,我这么幸福,还坐在这里。非常的好啊,不用耕田,现在稻禾熟了,要收割稻禾。都没空来听。听课又不用花钱,多么好。我以前读书,没有书费,经常哭,这是社会的问题。真真正正,我们有老师,老师会解释。
经,有六种成就,世尊是主成就,时成就,处成就,弥陀经宣讲过,与比丘众具,这就是众成就。有人说,我在家里念佛,和来念佛堂都一样的,在家里念好过在念佛堂,不用舟车劳顿。这是错的,你来念佛堂念佛就是众成就,就是有庄严道场的功德。好过在家念一百句。有人说,老老实实念佛,不用跑道场,这是因为你动不了,当然不跑了,能动怎么敢不跑。像我一样在家不跑,坐着,等死啊。下一世做菩萨又来过吗?有今世,我何必等来世。有人说,我老老实实念佛,去了极乐世界,再回来度众生。你现在就可以度众生,为什么现在不做,要等死后才做。学佛不是学死,是学生,是学活,是学快乐,学改变人生,学真正得到的。这就是今天说的清静心,整个教学当中,最重要的课题。不管哪一宗,只是方法不一样,但修学的目的是一样的,就是清静心。将烦恼心改为清静心。禅宗说的明心见性,净土宗说的一心不乱。教下说的止观,密教里面说的三密相应,全部都是清静心。佛教比丘言,这是对出家众来说的。你等谛听,谛听就是细心听,用心听。如果读书不认真,有两种可能,一业障重,二你身体有问题。如果小孩子读书不认真谛听,你做事不成功,你做生意不成功,家庭不成功,这是什么问题。我们脾胃主意,意志力,你就是意志力不坚定,我们的修行就是意志力。当你小孩子读书不好,他多数都是眼底发黑,脸色不好,皮黄骨瘦,或者周身动来动去,多动症。另外我们持戒持不稳,学佛十几年都是想吃动物的尸体。不是说吃素就代表成佛,不是说吃素就代表有功夫,吃素只是说明你有了慈悲心,吃素代表你不忍吃众生肉,代表你修行上有一点见地。还有,不吃肉对身体有好处。身体好才能学到佛。身体不好怎么学佛。所以我们要在没病时念佛咒,要不,病了的时候就迟了。我们要经常注意我们鼻的呼吸。吸时念阿弥,呼时念陀佛。不要用心去吸,不要用力去吸。双目微闭。听到呼吸好像风那么大,这叫虎啸,听到流血的声音,就叫龙吟,道家之术,龙吟虎啸,达到这种境界,什么时候病都能知道。我那次带一个业障很重的来云门寺。我在云门寺与明海法师聊的时候,我要走的时候,明海法师说,今晚才八点就回去睡了?我说,不是,我要生病了。当我跑到云门寺放生波的时候,就开始发烧了。我们要怎样将脾胃调好。如果不调好脾胃,想持戒,想学佛有意志力是不可能的。据世界调查公司报告,只要将脾胃调好,就有意志力。人有病,为什么吃药吃多了会无效,就是因为脾胃运化功能坏了,要先开胃。如果一个人能吃三,五碗饭,那这个人的病,随时吃一点药就都能好,为什么小孩子有病,吃药药到病除,老人家为什么不行呢?就是因为脾胃的运化功能坏了。这源自黄帝内经。运化功能坏了,所以要调好脾胃。小孩子懒惰,不肯起床,做不了早课,是因为脾湿,南方主火,北方主燥,这样就懂得去脾了。另外大家可以吃归脾丸,也可以调理脾胃。这样就能认真谛听了。我也想认真,读书我也想考大学,那就要将脾胃调好。你念佛怎么会烦恼呢,坐一会儿怎么会烦呢,其实是个心安住不了,没力量去安住个心。可能你会想我去卡啦OK就不那么烦了,去了卡啦OK,你的烦恼你的苦就出现了,你又想,可能去打下麻雀就好了,打了十日十夜,烦恼又起了,这个乐又消失了。我们众生把痛苦的缓冲期认为是快乐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修呢,怎样去认真呢,逢苦不忧,遇喜不动。这两句就是教你们应该怎样做到清静,甚至认真。谛听认真,若诸声闻,收集正行欲得清静心。首先将教学的题目讲了出来,诸声闻是指小乘的学者,从初果到四果,完全包括在其中。收集正行,小乘的正行就是三十七道品,它的中心是八正道,三十七道品不仅限于小乘人,大乘人也不例外,我们看天台大师所著的四念处,是依据藏、通、别、圆四教来讲的。藏教的四念处,就是小乘, 通、别、圆教是属于大乘的。小乘有四念处,大乘也有四念处;四念处对我们来说,是非常好的,可以调息自己的身体。四念处就是观身不净,观心无常,观法无我,涅盤寂静。四念处我曾经讲过,这个问题很大。所以:当断五法。修习七法。令其圆满。这里特别要注意的就是“令其圆满”。如果能修到圆满,以四教来说也就达到了圆教,就不是纯粹的声闻。佛教导我们要断五法,大家要认清: 一贪欲。二嗔恚。三昏沉睡眠。四掉悔。五疑。这几种我们修了十几二十年。贪欲又有。嗔恚又有。昏沉又有,睡眠又有。掉悔又有。五疑又有。怎样修呢,修哪里呢?我们从来都没修过,只不过是在这喊口号,我们其实并没有修过。修什么呢,就是修去除贪欲。“盖”是什么,是覆盖,‘障’是障碍。换句话说,这五样东西盖覆了我们的真心。没清静心,佛号就不清静,佛号不清静,又怎么能往生呢。所以往往有人说,我只要老老实实念佛就可以了,这是不行的。第一个是‘贪欲’:‘贪’,大多是对顺境来说的。人在称心如意的时候,无论是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,顺自己的意思,就起了贪爱之心。‘欲’是‘欲望’,佛家讲的‘五欲’,世间讲的‘七情’。这‘七情五欲’,世间人有谁不贪爱?因为贪爱七情五欲,就出不了轮回。学佛也不能成就;学禅不能‘得定’;念佛,不要说‘一心不乱’,连‘功夫成片’也不能成功;学教不能‘开悟’,原因就是因为‘七情五欲’放不下。问题是我们怎样去将这个贪欲放下呢,用什么方法。首先要懂得看破,要将心安住。将心安住在大众中。还有,性德是本性显露,本性的起用就叫‘性德’。‘本性’是圆满的,‘性德’也是圆满的。性德中的戒、定、慧三学,我们用这个方法去圆满它。比喻这个“贪”,贪欲会造就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少,如果我们自私自利贪心,我们的物质就越来越少,如果一个人永远执着,贪心,你纠缠的柴米盐油。你一生之中就只得柴米盐油。所以我们对财色名食睡五欲不应执着。这样我们在生活中就过得自由。你的物质就具足,你就会幸运。不是你八字风水,不是你命理,而是你内心可以雕刻成一个自己的生命工程师。这个贪欲怎么去除,首先,通过积福,第二通过忏悔。供灯,一来到之后一供灯,那灯的酥油味让那些冤亲债主一吸食,他们的嗔恨心就消失了,再讲经说法,忏悔,看着你忏悔。他就放心,走了。
八大人觉经里面说:贫苦多由贪欲起,身心不自在。我们为什么会贫苦呢,就因为你多怨,为什么怨,因为贪欲。我们要怎样改变我们的经济能力,首先不能贪心,要以德报怨,人到无欲品自高,相貌自然会改变,心自然也会变。贪欲令到我们的物质,令到我们的思想,令到我们学佛,令到我们命运都不好,会害到自己。我们要从布施入手。认真布施,如果我们生生世世修积无量的善根,以布施的因缘就会得到诸佛的教诲和加持。我们可以摆脱我们人生的痛苦,贪都从哪里起。黄帝内经说:肾无精则无精,心主肾,如果人没有精神,就贪心重,人贪心重,就要通过心灵的疏导,这是第一个方法;第二个方法,可以通过药物调理。为什么要贪,因为想通过得到一些物质,而得到内心的安详,其实是错的,我们真真正正要用功去修,如果不这样的话,不管你怎样听经,怎样问法,怎样念佛,你都修不成正果。修正果就要老实去做。如果你不做,纠缠世间烦恼的尘牢,就麻烦了。第二是‘嗔恚’,‘嗔恚’怎样去除,如果我们是一个精神病院的护士,如果有个病者骂我们,我们会不会与他吵架。当然不会,如果你与一个精神病者吵架,你与这个精神病者又有什么区别。我们从这入手去观察,这样我们的‘嗔恚’心就没了。由于对方的过失,由于对方的行为而激发你放弃你修持的善力,而去做一种恶力,你这种行为是一种非常愚蠢兼没意义的。因为别人的过失而发脾气,发脾气就是在做孽,当你有一种做孽的问题的话,你自然就会放弃修持力,当你放弃了修持力,你就达不到你心境的那种解脱。因为我们一发脾气与对方纠缠不清都是很难解决问题的,真正的心要宁静而致远。如果今天我与他吵,日后就要与他苦苦相缠,曾经有一个人,我对他很好。他在背后中伤我,我都要对他好,如果我与他纠缠不清,就互织罗网,大家与我一起发愿,不起嗔恚心:众生心是我心,众生苦是我苦,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。有一个人,他经常发脾气,最终就伤害了自己。这是用对方的缺点来伤害自己。大家跟我再念一念:不要让对方的缺点,来伤害自己,不要把别人的垃圾,放入自己的心内,如果我将别人的过失放入自己的心,我们就是捡垃圾的人,将别人的过失放入自己的心,就是做孽。我们处处安定,坐在这里要安注这里,听经就是听经,要定,学习定,当你没办法定的时候,你福不够就赔福。怎样去培福呢,打扫这里的卫生。我教大家也行,或者过来这里做义工。我有一次,想,我三十多岁,连间屋都没有,别人个个高楼大厦,我非常惆怅。后来,我一看,原来我前宿世不布施钱去捐赠寺庙,建寺庙,建凉亭。我一生没做什么屋,我家里盖的屋盖了一半,我准备了二十万,原本钱是不缺的,谁知让我赌输了,盖不了,盖了一半不成功,留到现在成为纪念。当时我听到云门寺小西天那里还可以捐钱,我叫别人五十元,五十元的捐赠。我去到建始县时,又有一间庙要建,我就把一千二百元全捐了去建寺院。由于我大力的布施,专布施起寺院,我就买到屋。我刚买到屋,房价就升了,一个月都没过,就升了二十万。像这里的居士林,你们如果想自己有屋,想自己有福,想自己有禄,应该布施,一元也行,一百元也行,但有部分人,明知自己有钱就捐一元钱,有一个离婚的女人,离婚分了六十万,我问她,你要六十万还是要老公,她说我要老公,我说,好,我教你放生,说了半日,给了五十元放生,我想,这样也有效吗?今年我聚集善众一齐放生超过了五吨鱼,去年二十吨鱼,所以大家要大力去做。就像你生病了,吃一克药有没有效,没有效的。先讲到此处,阿弥陀佛。
南无释迦牟尼佛,(三称)
请大众发起一个感恩的心,从感恩的心进入菩提心,如果我们学习,无论学习世间或出世间的学问,如果发心不正或者不发心,所得的结果就会不同,如同世间的学校一样,在学校读书,有的同学成绩优异,有的同学成绩不佳,原因就是发心。像我们国家的毛泽东,他经常写几个字,“为人民服务”,他的发心就是为天下人民,所以他成为开国元勋。周恩来,为中华崛起而读书,所以他发的心是救国救民的心。他的成就就是管理整个中国,如果我们家里的小孩子去读书,为吃饭而发心,这个人一生之中都会仕途不进。如果说为房屋美食而读书,这小孩子读不了书,有的小孩子为什么会学习优良,就因为他有人生的目标。我们年纪大,觉得生活空虚,觉得痛苦,就因为你不懂发心,所以发心很重要。今天,继续与大家说《佛说清静心经》,我们以清静心闻法,其法必得清静成果,如果我用一个不干净的茶杯装茶,这茶就不能喝了,如果我们用干净的茶杯喝茶,就能受用茶的的味道。所以首先要将我们的见解全部放下。暂时放下,你才能得到听经问法的法喜充满,等于有人去盛接甘露,你要用干净的器皿才行。所以发心很重要。说回清静心,第二点就是嗔恚,为什么会嗔恚。就因为我们我执太重,执着于我,自我为中心,这样嗔恚心就会非常重。自我执着所影响的就是无量无边的痛苦。这种痛苦会带给你的后代,带给你的家人,因为你要是执着,自以为是,不管在社会,还是团体,都会一生坎坷,为什么你要接受坎坷的人生,为什么要毁灭你的幸福呢。我们就是我执太重,来到团体,来到单位,自以为是,排斥别人的意见。我们为什么来这里学佛,我们为什么来这里上香,我们为什么来这里参拜,只不过是为了解脱,就是为了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。但是有人我执太重,以致嗔恚心重。嗔心从哪里来,得不到就会发嗔心。曾经有一个寺院,师父恃着有功夫,不信因果,乱用库房的东西,落得个全身发虫,腐烂却不死的后果。因为他欠的是十方诸佛,过去佛,现在佛,未来佛,九界众生的债,杀一个人不过欠一个人的命,如果你偷了国家的财物,就是欠了全国人民的债,你的冤亲债主就多了,无量无边。如果是挪用道场的一针一线,一花一草,当堕无间地狱,这出自《地藏经》,我说的那个师父,不问而取,随入随出,最后死时,整个房子都恶臭不堪。本来当初发心出家,为求得彼岸,缘何落此下场,就是因为我执太重,不信因果,最后自吃苦头,你不信佛,佛也不会责骂你,你对别人不好,别人也不会计较,但是不信因果,却比堕地狱还苦。我再说一事,有一个地方的人,贪了乡府的钱,临终的时候,昏迷二天清醒一天,后来问我,有什么方法能快点死,我说,方法当然有,不过你不会信。你不信又怎么会有效,所以你要信,信为功德道源母。信能入道。我们帮他做佛像,做了一千个卡,地藏王菩萨的卡。广做佛像,塑造佛像,以作发心,这是《地藏经》里记载的。做了佛像,功德一回向,那个人就去了,他手上抓着地藏王菩萨的卡。曾经有人带着地藏王菩萨的卡在身上,出去遇上车祸,全车只有他一人没死。他说车祸时,金光一闪,就发现在医院里睡着了。所以不管你家里信不信佛都好,只要给个地藏王菩萨像让别人看一下,就会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念弥勒菩萨龙华三会,你就会得道,成为候补菩萨。只要一称南无佛,或见一佛像者,你都会得道,凭此一缘,所以我们印佛像,念一句阿弥陀佛,功德无量。我们为什么会发嗔心。为什么会发脾气。学佛学十几年都改不了脾气,你不是学佛,你只是在结缘,在计较人我,在做孽。我要是去一间寺院,他们可以给我一间房的钥匙,不用我还,以后来到这里,这间房就是给我住的了。我去到很多寺院都是这样。因为他们想我多点去他那讲经,我去到那里,那里就会人山人海,比这里还要多。有人找我看病,有人向我请教各种问题。我每一次去都带大量的药物和其它物什。虽然这样,但是取一个生果吃我都一定要问过师父。不问而取名为盗,犯了偷盗戒在佛门是很严重的。为什么你会穷,为什么你会不幸福,为什么生活得比别人差,为什么做人做到这种程度,就因为先世不善,自己宿世不做善根,不布施,吝啬,所以才会穷。如果再偷盗,那就是穷上加穷,偷盗会得贫穷果报。你不将贫穷布施出去,反而去偷十方道场之物,占便宜,只会穷上加穷,所以一定要有觉悟。我们学佛就是学真真正正的觉悟的人生,你不觉悟,就迷,念佛就是迷念佛。我们念佛,要原谅大众。我们怎样去除嗔恚心呢?大众应观赏,发这个嗔恚心毫无意义。第三,昏沉,睡眠。怎样去除昏沉睡眠。有一个方法,就是施惠三恶道,饿鬼,畜牲,地狱的恐惧,当你施惠了三恶道的恐惧,你自然就会依靠三宝而救道。你的出离心就具备了,这样学佛就精进。大众们,我们现在一天一天的靠近三恶道,我们越来越接近地狱了。所以大众要努力。应如晚课所说,如水少鱼,斯有何乐。我们有何快乐。就算你一万岁又如何。就算你做了玉皇大帝又如何,就算你一千万岁又如何,终需有日会死,你观想一下你昨天是一万岁的人,今天就要去投胎,怎么办,所以近三恶道了,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出离这个轮回。嗔恚心就是肝火旺,我们可以通过药物调理肝火,然后多熬点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喝,清理下肝。现在的人动不动就发脾气,就是肝的问题,肝病最多的人就是中国人。另外一个问题,为什么会昏沉,就因为心神不足,肾精不固,眼底发黑,睡不好。肺又虚,一念佛,就昏沉,你的肾精耗尽了,如何耗尽的,东想西想,漂流不息,心好像孤魂野鬼,没有归依。好多人说,我已经皈依了三宝了。其实,你完全没有皈依三宝。皈依三宝就要将心安住三宝,粘住三宝,而我们皈依了什么呢?皈依财,皈依色,皈依名,皈依食,睡。财色名食睡。又有的人皈依了老婆,皈依了老公,皈依了孙子,有人皈依了吃饭,餐餐为了吃,有人皈依了房屋,一生之中,在农村里,日日辛劳,建了房屋,但自己已经白发苍苍,行将就木了。其实你的子女又不会住你的房屋,就如同你不会住你爷爷的房子,以前或许有,但现在哪里还有这种事呢。你就是有十数间,他们也不会要的,他们怎么也要自己在外面买一间的。所以,枉作后人了。至于留钱给儿子,要是子不如父,留钱又有什么用呢。我们要留什么呢,在座各位,想一想,有一个人有一百万,他布施了出去,功德回给了儿女。有一个人将一百万传给儿女,请问这二种人哪一种人能真真正正留住一百万。是布施那个,有阴德啊。有阴德你儿子去到哪都不会让人欺负。阴德不是用钱可以买到的,是用虔诚用真诚用大悲心用菩提心,去做种种善事,你才有阴德。不过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学佛,是在损阴德,在道场,见了别人过错,讲人是非,你还不如不学佛。另外,对于出家人不尊重,在《大宝集经》里说,如果有人鞭打或辱骂出家人,当堕无间地狱,在现生当中,其眼得不到好。另外,纵使,在末法之中,有人供养出家人,纵使这个出家人是冒充我弟子,破戒现出家相,如果有人以清静心供养,其福德不可思议,如同供养复曼师利法王子一样,所以你不管他有没有修行。他堕地狱,你成佛。有人说他没修行没戒律,我供养他岂不是在作孽,不能混为一谈,你供养他是你成就,他接受你供养他没有修行以致堕地狱是他的问题,两样事不能混为一谈,对方是什么物体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的心是什么物体。曾经有个婆婆,她的儿子去印度,便要他取一个佛祖的舍利子回来拜一下,这怎么能拿到呢。吵得太厉害了,第三次去印度时见到只狗,便剥了一只狗牙用红布包住,拿回去给他妈妈不断的拜。把狗牙当佛的牙齿拜,拜着拜着,牙齿放光,光中千尊佛,光光相映,大家说这是狗牙还是佛牙。是狗牙还是佛牙并不是由牙齿决定,而是你的心认为是什么牙,你心当它是佛牙它便是佛牙,能拜出佛光。如果给个佛牙让你拜,你能不能拜出佛光来?如果你心不诚,佛牙也会变成石头。所以一切在我心。有一个国王,知道自己一个大臣出了家,便对这个大臣恭恭敬敬,大臣身边的同僚就妒忌了,这个人出家之前是我部下,现在出家了却要我拜他,就同国王说,他对你如此骄慢,要教训下他才行。国王一想也是,他见到我如此骄慢,要教训教训他才行。第二天就去,准备杀了他。那出家师父就行了七步出来迎接国王,国王问,为什么以前你不迎接我,现在你却迎接我呢。师父说,以前你为佛法而来,现在你为杀我而来。国王马上忏悔,师父说,你现在忏悔已经迟了,因为我已经证了阿罗汉,你七天后就会被其他国家灭国,七年之后,你就会死,地狱之罪可免。你要一个罗汉来迎接你,福已经折尽。所以出家人让凳给我们坐,千万别答应,折福的,不管真假,我们要恭恭敬敬。恭敬谁能得到福,你得到福,就像刚才拜狗牙的事例,是狗牙得福还是婆婆得福,当然是婆婆了,狗牙永远都是狗牙,但是婆婆真心,现出千般光,光中千尊佛,当然往生极乐世界了。所以我们怎样去除嗔恚心,就要明白我执太重,依靠的心皈依了财色名食睡。而昏睡,就是因为不明白宇宙的真相。如果一个人吃饱就想睡的,这个人很快就堕落去做猪,当你感受到做猪这种恐惧时,当你产生对三恶道的恐惧,自然生起依靠三宝的心态。如果不是,就无法学佛。昏沉从哪来,昏沉就是肝气不足,昏沉从哪来,就是你的肾精不足,就是你的心神耗得太尽。大家记住,有什么方法修行,生食杞子,每日四十粒,吃核桃,核桃肉补脑,五粒,生吃,不要混水,不要加温。要当瓜子来吃。二三年后,效果自现。就如此简单,都不用怎么去看医生。我以前也很容易昏睡,看书打瞌睡,我想,如此早睡,如何对得起众生,衣食不用愁,却早早想睡觉,日后如何还得起。想到自己的责任,自己的担子。自然就会舍弃懈怠。第四,如何去除“掉悔”, 一遇事情就无精打采,第五是“疑”,疑是“疑惑”。如何能去除自己的疑惑。就要问,要从问师修开始。如果我们没有问师修,就很容易掉举,这五种是我们修行者的障碍,‘贪欲’ 嗔恚,昏沉睡眠,掉悔,疑惑。以念佛来说,如果念佛要有效果,越念越喜欢的话,这个就是法喜充满,如果为自己而念的话,这个法喜是无法充满的,效果就不够好。要为众生而念佛。如果感到疲倦,念几句佛号能变精神的话,就有法味了,如果我们念佛,越念业障越重的话,就是方法不对,消不了业障。如果真正的念佛,我们能消除很多业障,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慈云灌顶法师,这位法师在中国佛教史上很出名,他曾说过:‘一切罪障消不了的,最后,只有念“阿弥陀佛”可以真正消灾。’我们现在要怎样将心皈依呢,我们应一心归命阿弥陀佛:弟子诚心,一心归命,阿弥陀佛,一切荣辱,一切得失,一切灾难,皆由阿弥陀佛来安排我,生死之命,法生惟命,以值未来际,一心依靠,阿弥陀佛,这叫一心归礼阿弥陀佛。我们不用管业不业障,不用管问不问题,总之我们将心依靠在阿弥陀佛。如果我们不依靠阿弥陀佛,就会依靠三恶道,我们要明白这世间是有因果的。明白这世间是有很多我们未知的。疑就是疑惑,最大的疑惑就是对诸佛菩萨的教训怀疑,不能够深信,不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心。疑惑能障碍智慧。总结以上,佛所说的五种障碍。第一‘贪欲’:是障碍自性大圆满的布施、持戒。因为有贪欲心,必定没有布施心;有贪、嗔、痴三毒,心地必不清净;心不能清净,又谈什么持戒?第二‘嗔恚’:是障碍自性大圆满的慈悲、忍辱。第三‘睡眠’:是障碍自性大圆满的精进。第四‘掉悔’:是障碍自性大圆满的禅定。第五‘疑’:是障碍自性大圆满的智慧。我们要想得到圆满的六波罗蜜,就非要去掉这五种障碍不可。所以,佛说:‘应当断除。’我们修行也就从这里修起。用六波罗蜜对着这五种问题。贪欲就用布施,嗔恚就用忍辱,用持戒。布施持戒,忍辱禅定精进智慧,都是属于菩提心。如果有疑的,脾虚则多疑,如果一个人老是怀疑自己身边人,这个人就是脾虚的。可以吃归脾丸。健脾胃,现代人多点健脾胃。接着,讲七法,何等七法。一择法觉支。二念觉支。三精进觉支。四喜觉支。五轻安觉支。六定觉支。七舍觉支。如是七法。应当修习。我们怎样去改变自己生活中的一切,不被痛苦所感染。就要修,修’是‘修学’;‘习’是‘学习’。就要修学学习在日常生活当中所必须学习的。这是三十七道品里面的七菩提分,也叫七觉支。在此地,不是同三十七道品连起来讲的,所以,它的意思就非常的圆满、广大。首先讲,第一、‘择法’:‘择’是‘选择’;‘法’是‘法门’。我们学佛,首先要晓得学佛的目标。如果是为了身心健康、家庭美满为目标,那就要选择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的法门。但是,这些法门里面,必须要注意,选择正法才能达到,如果选错了法,就等于走错了路。如想去韶关却走去北京。选择方向错了,坐错车,特别是在末法时期,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好,我们这个时代‘邪师说法,如恒河沙’。现在的人,学佛多半是以发财、求平安为目标。于是,就有很多法师、大德们,乘机教导发财的法门,结果发财变成破财。什么叫邪师,你的妄想分别执着,不能去除的,跟这个人学佛,学了几十年都没有改变的,这个人就是邪师。法无定法,依法不依人。如何依法不依人,这个人就算她是妓女,小偷,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不管他如何,这都与你无关,但是令你的内心执着妄想放下,这就对了。这个就是你的明师。就如人参,人参既是毒药也是良药。为何说是毒药,有人不舒服,他虚不受补,燥内燥火,吃下人参当然死了。要是炖鹿茸来,那当然就是另一回事了。法无定法,佛法说一切法,为度一切心。我无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。因人而宜,不能说这张药方我吃了病就好了,你也要吃,小心把别人吃死。如果你能学佛一个月。你的计较之心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多了。那这个你就学对了。学了三个月,我都要吃素了,吃肉都会吐,法喜充满,恭喜你了。以前三日与老公吵,现在五日才吵一次,一个月吵一次的,现在二个月吵一次,这就对了。但如果学佛后,以前五日一吵的,现在天天都吵。这就是学错了。有人学佛,念一句阿弥陀佛可九品往生,也有人念一句阿弥陀佛什么也看不到。所以,法无定法啊。学佛的人,通常是求自己的功德利益,而目标更远大的,想要来生生天,不愿享人间福报,要享天福,那就要专修生天的法门。天有二十八层,每一层天都有它的修学方法。还有眼光更远大一点的人,会想到纵然生到非想非非想天,也是出不了轮回。天福享尽,还要轮回、还要堕落。于是,要求出三界的法门。凡是一切大乘经典,都是教我们超越三界,了生死的法门。虽然法门平等,没有高下,但是达到同样目标的效果都是依照我们的根性不同。所以,不能说,念佛的法门好,不能说密法不好,其实,样样都好,只是看你怎样。大家跟我念:佛说一切法,为度一切心,我无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。佛教的是方法,不是法术。假如法门不对根性,对于我们修学有困难,在这一生当中,就不见得有成就。因此,就要选择法门。这是一生当中,修行成败关键的所在,如果要求生西方净土,那就选择净土法门。在今日之下,每一个法门都有邪正、都有真假,要懂得这些方法。第二、‘念’:是指用功的时候,要懂得调理身心。身心怎样调。身用药物调,心用法理调。也可以用心去影响你的身体,身体也可以影响你的心力,这叫互为因果。身体可以影响你的心灵。而心灵也可以影响你的身体,此为相由心生。念就是调息。念就是忆念,念就是念念不忘,这也是念佛。遇到一个高明的老师,就像找到一个好的医生。如果医生不好,你用什么方法来调养你的身心。如果你有高明的老师,他就会懂得用你的方法调好你的身心。我在弥陀村讲经出来,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听我讲。因为我知道老人家的心力不足,身体不好,福又薄,业障又重。所以我讲的全部都是普普通通的法,你调一调身体就好了。真正使我们身体强壮修学有成的。就是要布施。如果不布施,你就没有福德,你的忆念力就不足,没有忆念力,你就念念失正见,念念失你的本来面目,你观照力就不行。第三、精进,在这里,特别提醒,精是精纯,纯而不杂;进是进步,精进,什么是精进,不间断,不夹杂,名精进,进而不退。我们一般学佛的人,天天在求进步。但是,大家都不是真正的精进,而是杂进,这是由于明白因果。人我是非一大堆。但大家想想,这多难遇啊,百千万劫难遭遇。我们为何还要计较。大家跟我念:佛法难闻今已闻,今生不度新向往,更待何生度此生。这几句就是说我们这样是很难得的,不要再浪费了,纵使让你做大总理,纵使下一世让你做省长,你都一样逃不过生死。我们今生的苦体会得还不够吗?难道还要投胎做人嫁人,与丈夫吵架再学佛然后出家修行修成正果,难道又要再经历吗?一切世间,虚妄不实,已经苦够了,回头,精进吧,不要再懈怠堕落了。杂进,我们如何杂进,每天见人过失。所以六祖说,若是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。大家跟我再念念:若是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。大家记住,如果我们是修道的人,就不要见别人的过失,如果你一年之间都做不到,你就不是学佛的。妄为佛弟子,生之前害子女,害家人。为什么当年学习不好。苦了我们几十年。当时不听老师说,当时不听父母说,不去读书,现在学佛,又不听老师说,难道又要苦不知几千万载吗?有一个故事,有一个小孩子进山,他在漆黑之中,有一把哀求的声音来求他,你捡起地上的碎石啦,天亮下山有用的。他在山中迷路了,这个声音一次又一次的哀求他。哀求他捡起碎石。最后那人只好捡起几粒碎石。天亮了,他看向手中的石头,原来全部都是黄金。当他回头看时,全都是黑漆漆的大山。我们做人就是这样。我们读书时,耳边不断传来声音,父母的声音,好好读书啦,长大会有用的。在日常生活中,这个人就是我们了。老师哀求的声音,好好读书啦,长大会有用的,父母的声音,好好读书啦,长大会有用的。但我们都没有听,所以现在几十岁了,已经过去了,但是现在学佛,还不好好的精进用功,如何是好。我们由于小学学习不好,已经苦了这么久了,一生之中还未曾有过好的日子。终日痛苦,但是现在学佛还没精进,还要讲三道四,所以不见他人过,若见他人非,自非却是左。大家记住,若有人在你面前讲是非,不管对错,你可以骂他:来说是非者,便是是非人。大家要记住,不管他是真是假,不用管他,马上说:阿弥陀佛,老师说过,不见世间过。有人偷你东西,你要怎样:你不用这么辛苦的偷,我给你。因为我没多少钱,大家用这种心态来拥有大海的心,我们拥有大海的心,就可接纳百川汇聚,如果我们想要接受百川的汇聚,就要拥有大海的心量。不要计较,不要与人争,首先做到无争,无争便是道啊,大家想不想入道,想就无争,一定要有无争之心,我们为什么而学佛,就是学觉悟人生的真相,就是要摆脱我们的贫穷,物质的贫穷和内心世界的贫穷。今天有免费的书给你读,有免费的道场给你学,还要现他人过失。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凡夫世界,我们这个世界就是有缺点的世界,如果你不想有缺点,首先你的心要平,心平就心安,心安就得乐,但是怎样才能做到心平呢,首先你要做到和睦,怎样做到和睦呢,就是见和同解,身和同住,利和同均,意和同悦,这就是六和敬,但怎样做到呢,就要和睦,怎样做到和睦,首先要做到不见人过失,见到一切人过失,都是自己的过失,常怀惭愧心,与道即相应。大家跟我念:常怀惭愧心,与道即相应。如果你怀一日惭愧之心,你一日就过年,怀二日惭愧之心,你二日就开心,到时你的相貌就会改变,如果我们学佛学得好,居士林就发挥得大,就能利益到乐昌人民,可以利益到全世界,放出它的光芒,这个土地,这里的山川河流就会支持你们。所以第一无争,要好好的扶持好道场,走的时候走得干干净净,心无牵挂。我去助念,十个就有九个九都是烂腰骨,全身腐烂才走的,为什么现代人会做到这样的地步,以前我小的时候,见到人死,死的时候是不臭的,一到了临终的时候,是没有病的,为什么现代人有这种病呢,就因为太过贪嗔痴了,无福啊,福用尽了。精进的功夫,就是要专一的心,不是说念一部经就叫专,是要专一的心。学一切法都是调伏你的心,你的心不调伏,又如何了得。现在叫你念佛,能不能念呢, 所以要专正弘道。如果我们不专,东学西学,是不行的。要注意我们修行的法门。第四、‘喜觉支’:‘喜’是‘法喜’。学佛最初得的利益,就是这个境界,一定会觉得轻安、自在。平常因为我们烦恼很重,所以身体就显得很重,但是,功夫能得力,身体就轻安。烦恼愈少,智慧就会增长,身体就会转变过来。如果身体得不到转变,我们学佛就得不到好处。如果没有法喜,我们学佛就会很辛苦。如果法喜充满,我们学佛就会得到一种怡乐的心,所以,同修们,平时要多放生,福慧共生啊,第六、‘定觉支’:‘觉’是‘觉悟’。我们这个道场叫‘大觉’道场。七个觉支合起来,才是圆满的大觉。每一个法门,都叫觉支,也就是觉的部分。‘定’是修行的枢纽,在戒、定、慧三学中,戒学的目的是得定。因戒得定、因定开慧,‘慧’是目的,是我们真正要求的。‘慧’是从‘定’中产生的,你心中不定,如何消灾解难,你怎样改变你一生的命运。你怎样可以往生极乐世界。你怎样才能够利益众生呢。所以首先要定,定从哪里来,定从戒来,戒,戒除贪嗔痴。大家跟我念如何得定:口不讥他过,意清静无染,身不犯威仪,这就是身口意。口不讥他人过,就是戒,意清静无染,就是戒,就是定,这就叫戒定慧,还有不犯威仪,不要杀生,杀生有失威仪。这个真真正正是学佛,如果不是,那我们就是得过且过学佛,又有何用呢,一个浪费时间,二个你不学佛,难道你有第二个选择?没有第二条路,唯一一条路,就是从戒定慧,熄灭自己的贪嗔痴,在贪嗔痴的常理来说,我们就痛苦,在戒定慧来说,我们就会得到快乐,所以痛苦快乐由你自己去做。如果我们不懂戒除,就如八大人觉经说,多欲为苦。生死疲劳,从贪欲起。少欲无为,身心自在。如何开始能够做到呢。大家记住,全身放松,要放松,在生活中放松,一切要惬意,随意。不可以紧张。如果学佛时紧张,就得不到法喜充满。你就得不到真实的受用,所以《佛说清静心经》就是教我们如何通过去除五种障碍我们的贪欲,嗔恚。贪欲,就好像《八大人觉经》第二觉之上说:多欲为苦。生死疲劳,从贪欲起。如果我们身心自在和少欲无为,人到无欲品自高,这就是少欲无为了。第二嗔恚,嗔恚就要修持慈悲之心。要如何修慈悲之心呢,要观想一切的众生皆已成就,对真正的圣人来说,很喜欢遇到逆境。我们凡夫就很喜欢承受顺境。在菩萨的境界之中,如果遇到逆境,我们就会修道,遇到顺境,我们如果放松,就很容易堕落。我们修行,真真正正的修行,就在你的对境之中,在你对境之中修,如果不对境,没有修炼,没有火焰,何来得红莲。第三、睡眠,为何会睡眠,昏沉,因为你懒惰,因为你对三恶道不恐惧。对轮回还没产生恐惧,所以你出离心不强,你发不起菩提心和空性心。你首先要观察我们人生容易消失,要观察我们人生难以得到,所以人生难得金易得,今生不度心向往,更待何生度此生。如果我们堕落了,想做善事想念佛,难啊,纵使我在你耳边讲一千个劫的善法,你也听不到。这个就是要注意我们人生的宝贵,非常难得,要借假而修真,修真正的我存在,要修复自己的本来面目。明白到三途的恐惧,明白我们每天时日已过,堕入恶道,已经将近,如果我堕入畜牲道如何是好。所以大家要观想,就不会有昏沉睡眠了。第四掉悔,掉悔就是精神不振,就缘自于你疑惑,缘自于你不明白。第五、疑,就是怀疑,怀疑的心存在于文师修,我们身体好一点了,就不再来学佛,我们身体有病就走来学佛,有病学佛怎么能学到呢,就像你的孩子,身体有病,去学校读书如何学习呢,所以我们现在要趁我们没有病时好好的用功,不可以说,现在我没病,我就去赚钱,钱你是赚不完的,你爷爷那么辛苦赚钱今天又得到什么呢?你太公赚钱今天又得到什么呢?你老祖宗赚那么多钱,建那么多屋,现在又在哪里?枉作尘劳啊,觉悟啊,大家要觉悟啊。要醒悟了。赚钱第一,这种想法是错的。大家跟我念:赚钱第二,学佛第一,宁舍生命,一定学佛。这就是发菩提心了,真真正正我们要发一下菩提心。宁舍生命都要学佛,那你自然就不会掉悔,不会眼困。年纪大了,没精力,怎么学,念两句佛没效果,你怎样面对人生呢,难道下一世还要体验你的苦吗。今生苦已尽。为何还要去等。这不是说,我什么都不管了,我去学佛了。念句佛号,什么都不管了,这是不行的。要广结善缘。当我们动不了的时候,睡在家里,随时一个电话都能找到人,这是因为你年轻时广结善缘。所以我们要广结善缘。不要执着安稳生活之中。现在就算给你一个健康的身体,给你一笔财富,但终有一日你都会败掉的,所以我们世间有生老病死。要观身无常,观法无我啊,我们学佛时怎样才能专心,专心才能不疑,不会怀疑啊。第二个就是七法。第一、要懂得选择法门。我们选择法门不是东一句,西一句,不是想着这句就行了,我们要明白道理。第三、要念觉支,怎样念佛,念念见自己本性,我们在生活中修行都要念念清楚。念到我们的心性不疑,我们遇到不顺境的时候,遇苦的时候,遇到难问题的时候,我们坦然接受。如果没人毁谤你,你就没有好的声誉,如果你有好的声誉,必然招人毁谤。净空法师也一样被人毁谤。佛缘老和尚也有人毁谤。有人在我面前说,不过我是左耳进右耳出罢了,如果我听他说,我岂不成了傀儡,他不就成了我的主人。难道我自己不会做主吗。大家都了解,当你有声誉的时候,就会被人毁谤。你被人毁谤,你就有好声誉。当有掌声鼓励你的时候,也不值得如何快乐,总有一日,你会受人辱骂。在这个世界里,你得到了什么,也总会失去些什么。我们大众浑噩过日,得过且过,所以大众应该觉悟。要学会念念见本性,不要与人计较,就算全世界按你的想法去做,那又如何呢,你一样逃不过生死,所谓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。我们没空理会诸多俗事。跟我念: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。大家要记住,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。我们没空理会各种琐事,快快念佛学佛。怎样是念佛,你今晚回去扫地就是念佛,晚上回去,对家人好就是念佛。什么是供养,我与大家说说,面上无嗔真供养,口中无嗔法莲香。若然口出恶语,这不算念佛人。面上无嗔真供养,大家回去要多笑笑。我以前笑不出,是对着镜来学笑的,学了很长时间。我以前像个黑炭头一样,凶神恶煞,所以,心要改变。欲改命运,先改性格,性格不改,命运难变。这就是《佛说清静心经》了,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清静之心。要有好的心态。如果没有好的,健康的心态,你今生就不能成功。我们每天都要感恩。第一、放松,全身放松,第二、在家里怎样是念佛呢?洗衣服,就像给佛菩萨洗。做饭,就像是做饭给佛菩萨吃。扫地,就像扫干净给佛菩萨来住。给丈夫洗脚,也如同给佛菩萨洗脚。如此功德无量啊,三天业障就可全清了。只是大家不懂罢了。大家跟我回向: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回向出钱出力,一切债主,四生父母。六道冤亲。十方债主,共寂福田,同沾法益,齐证善果,阿弥陀佛。
(听众感)
今天,有居士来讲经。他讲得很殊胜。使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。我们居士林的居士都很法喜充满。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。信众们以后要多多发心,多多做善事,往生极乐。阿弥陀佛。
各位居士,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我的历史。我小时候,我爷爷有很多钱,但我爸爸抽洋烟,全用完了。当时我才十多岁,十五岁时,爸爸就去世了。那时候,因为没钱了,过得很困难。去读书的时候,买不起书,买不起笔,买不起纸,只读了三年就辍学了。后来想看书就只能借别人的书来看。解放后,我才六十四岁。学佛很灵验。我吃了二十二年斋,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。我年轻的时候,体弱多病,现在呢,观音菩萨保佑我,现在还很健康,现在我都已经八十六了。
各位居士,各位大德,今日听明一大居士讲法。我深深受到启迪,我以前修行都是朦朦胧胧的,好像隔了层纸。今天听了明一居士的开示之后心中这层纸给戳穿了。尤其是这次的传灯法会,这些灯好象照亮了我的心,使我发心要象明一居士一样发大心 发菩提心,尽我的力量,去弘扬佛法。
今天有明一大居士来为我们讲法。让我很感动。还有今天的供灯大会,虽然我只点了一盏灯,但也可以照亮大千世界。希望居士林越办越好。
我入佛门已经五六年了。但是还是第一次听课,听到明一师兄讲经之后心里觉得更明了。很舒服越听越想听。吸引我的是因为明一老师讲得深入浅出,易懂有层次。能够让我们学佛很浅的人都受益,希望他常来我们居士林说法。
我从2005年开始信佛。把《金刚经》和《妙法莲华经》读了很多遍,但就是读不明白。今天听了明一大师的讲课之后才明白,经书里说的是将现实的佛法浓缩为一小点,而自己是很难理解。经过明一老师解释之后,明白要在现实生活的小节中修行。
我是乐昌居士林的一个小小居士。二年前学了《华严经》,由于有缘在心中,所以学《华严经》也很用功。今天明一居士来讲经,使我感受很深。今晚的供灯也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。自己修行了这么长时间也不够精进。我希望居士林办起来之后呢,佛法在居士林能够发动更多的乐昌的人民,而且《华严经》能够在乐昌居士林升起。
今天很幸运,能听明一居士讲经。对我们启发很大。我们平时学佛比较麻木。不懂得方向,听了明一大居士讲法之后,我们深深体会到一定要好好学佛,好好布施,好好修行,早日往生极乐。
我是乐昌的居士,今天有幸听到明一居士讲经说法,我感到很幸运。希望通过今天明一居士的讲法,居士林能够越办越好。使更多的老居士得以往生。
明一居士来我们居士林讲经说法。他讲得相当好,他最具重的教我们多布施,六度中布施是第一。布施能除我们的贪嗔痴,布施能使我们的心得到清静。这次法会使我们居士林更加有凝聚力。大家同心同德,给我们的居士林带来希望,带们走向世间,感谢明一居士
今天明一居士在这里讲经说法,讲得很好,今晚的传灯法会办得很完美,希望把居士林办得更加好。希望各位居士在这里诵经说法能更上一层楼。
今天听了明一师兄的开示之后,改变了我学佛的心态,以前没有将佛法融入到实际的生活当中,听课后才明白修行就在生活当中,明一老师讲课深入浅出,对学佛的人也好,不学佛的也好都能得到法益。听后个个都生欢喜心,希望他经常到这里来指导我们,使乐昌的居士林更有凝聚力。
我们很荣幸请到明一老师来乐昌。非常感谢他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我们居士林讲解佛法。让我们居士听得感动流泪。教我们忏悔业障 教我们如何布施。并将佛法应用在生活当中,工作当中处世待人接物。讲得非常透彻,使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感动。希望明一老师经常来我们乐昌居士林讲经说法,利益众生。
我在2005年,曾经参加过供灯,供灯的功德上至供养须弥山诸佛菩萨龙天护法。下至恶道众生。恶道众生接收了灯供养可以超生善道。一直都很想在我们居士林做一次供灯法会。今天在明一老师的带领下。我们实现了 很心慰。希望通过这法会,居士林越办越好越完善。我也借此机会请明一大居士能成为我们居士林的导师。
我是2008年在云门寺皈依的。明一居士讲经讲得我们很舒服。我不会说话,其它也就不多说,谢谢你们,阿弥陀佛。
我是刚刚接触佛法的,很多东西都不是很懂,今天明一大居士刚好来乐昌居士林讲经,我听了之后,受益颇大。让我对佛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。我以后对这个有兴趣会继续学下去的。